<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獨家責任 | 鄭州13支志愿服務隊馳援京冀的感人瞬間

          2023-08-0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心里提著一股勁,也感覺不到苦和累”

          鄭州市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馳援京冀,轉移近5000人

          8月5日上午,涿州市民自發來到涿州收費站路口,歡送鄭州馳援涿州的救援隊伍。鄭州救援隊伍車輛經過時,他們大聲喊著感謝語言的同時,紛紛把早已準備好的面包、飲用水等強行塞進救援隊伍的車子里。一條條鮮紅的條幅,寫不盡來自鄭州勇士們的援涿佳話。涿州市民千言萬語匯于一句:“勇士們,辛苦了!”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從7月29日起持續遭遇強降雨,其中以北京門頭溝、房山,河北涿州等區域受災最為嚴重。7月30日,鄭州市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馳援災區一線。截至目前,鄭州市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累計轉移群眾近5000名,為當地群眾捐贈各類食品、藥品等物資價值40萬元。

          “不轉移完,我們不走”

          “不轉移完,我們不走。”為安撫群眾的情緒,33歲的鄭路不斷朝樓上大聲喊話,這句話在風雨中讓人格外安心。

          鄭路是鄭州市鄭東新區鐵鷹銳士應急志愿服務隊的隊長。8月3日上午,他們結束北京房山區的救援任務,剛到涿州便接到任務:涿州一居民樓幾千名群眾被困,形勢緊急。鄭東新區鐵鷹銳士應急志愿服務隊、惠濟區中州應急救援隊來不及休息,立即攜帶20條皮劃艇,投入救援工作。

          前往救援的道路上滿是黃色的洪水,水位高度已經淹至了路燈的廣告牌,根據經驗推測水深有四五米。皮劃艇前行了30多分鐘,油箱的油只有一半,急流涌來,鄭路和隊友的心里有些許慌張,他們還未到達指定的救援地點,在渾濁的洪水下面,隱藏著看不到的危險:鐵質的圍欄很可能劃破皮劃艇。他們決定就近尋找被困者,皮劃艇拐進附近的一個小區,洪水已經漫至居民樓二樓。“咱們要獲救啦!”一陣陣掌聲、歡呼聲從三樓四樓傳來。

          救援隊員用搭人梯的方式,讓被困人員踩著他們的肩膀轉移。從清晨一直到晚上9點左右,兩支隊伍終于協助當地政府完成該小區受災群眾轉移工作。回到駐地后,累得已經說不出話的鄭路和隊員們倒頭便沉沉睡去。

          “千言萬語融匯在這一句話里,你們辛苦了!”

          “我們成員中有醫生,隊員很多都是武警、消防的退役人員,輕傷不下火線,心里提著一股勁,也感覺不到苦和累。”鄭州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隊員魏曉軍說。參與救援的幾日,隊員們幾乎沒怎么睡過覺,每天凌晨回來,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

          8月3日,中牟應急藍天救援隊隊長賀亞飛結束邢臺救援后,趕至涿州參與救援。他們駕駛橡皮艇和沖鋒舟在村子里展開搜救,轉移并救援被困家中的群眾。早上6點至晚上8點多,他們救援時長達14個小時以上。救援過程中,每位隊員都是全身濕透,洪水與汗水交織一起,身上就沒干過。

          “千言萬語融匯在這一句話里,你們辛苦了!”8月4日,在作為鄭州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馳援涿州指揮部駐地育翔幼兒園門口,看到幾十名鄭州救援隊員忙碌的身影,當地群眾深深地向鄭州救援隊員鞠了個躬。

          “以后,你們河南的熗鍋燴面就傳到四川、河北了”

          樊敬召是鄭州一個愛心團隊的負責人,他們的團隊長期在鄭州為附近打零工的農民工和環衛工人提供愛心午餐。8月3日,樊敬召在得知涿州救援的救援隊伍和當地群眾就餐不方便后,趕緊租來了車輛,拉著兩口直徑1米的大鍋,買來10桶40斤的食用油、70袋面……從鄭州趕赴涿州與鄭州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匯合。

          “以后,你們河南的熗鍋燴面就傳到四川、河北了。”8月4日,為了讓在碼頭鎮北蘆村附近安置點的救援人員吃上一口熱乎飯,樊敬召支起大鍋,在這里做起了拿手的熗鍋燴面。來自河北、四川、安徽等地的一線救援人員一邊吃著熗鍋燴面,一邊打趣說要學“樊老師”的手藝。

          當日10時,在碼頭鎮安置點現場,一碗碗熗鍋面端到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救援隊伍和當地受災轉移群眾手中,樊敬召看著他們能吃上一口熱乎飯,說:“這一趟來得值!”

          為讓更多隊員吃上一口熱乎飯,除在安置點設置了“流動就餐點”外,鄭州市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還協調了中牟縣10000斤蔬菜和其他物資送往一線。

          “這是我媽媽做的飯,您辛苦了。謝謝您超人叔叔!”

          鄭州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馳援京津冀志愿服務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在馳援一線收獲了滿滿的愛。

          “這是我媽媽做的飯,您辛苦了。謝謝您超人叔叔!”8月5日凌晨,隊員們渾身濕透,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駐地后,一封信和滿桌子“熱乎”的晚餐讓大家瞬間恢復了精神,幾個隊員當時便紅了眼眶。原來是上午看到了隊伍集結出發的一名家長和小朋友,一直在詢問隊伍回來沒,在得到隊伍已經返程的確切消息后,花費了1個多小時做出了15人份的晚餐送了過來。因為怕影響隊員們用餐,所以小朋友寫了一封信給隊員。

          “他們的賬算到我這一桌,他們是來幫我們的,不能讓他們給錢!”5日上午,隊伍集結完畢準備返程。幾名隊員到附近的燒餅店買些路上用的食品,店里正在就餐的一位大哥看到隊員的服裝上全是泥巴后,當即對老板說:“讓他們給錢的話,就是我們不道德了!”隊員們聽后,急忙向就餐的大哥道謝:“謝謝大家!我們是來救援的,不能給大家添亂。另外,我們有紀律,如果讓隊長知道我們拿了你們的東西,我們會受批評的。”在推扯中,隊員們取了燒餅,趕緊付款離開。

          據了解,鄭州聯合救災志愿服務隊13支隊伍完成救援任務后,8月5日下午全部安全抵達鄭州。

          我省145支應急救援隊伍馳援京冀兩地,目前,已有部分救援隊伍完成救援任務后轉赴黑龍江參加搶險救援。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程子鑫 梁宸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