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天地之中”觸摸文明脈絡,“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鄭州

          2023-08-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8月7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采訪活動在鄭州啟動。當日下午,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光明日報等中央駐豫媒體和省市主流媒體的記者,現場調研采訪了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中的觀星臺、啟母闕、嵩陽書院、嵩岳寺塔,在這里領略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觸摸文明的脈絡。

          黃道經緯儀

          何為“天地之中”?何以為“中”?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包括太室闕和中岳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臺等8處11項歷史建筑,還包括金石文物、古樹名木、壁畫、玉器等大量附屬文物,遺產年代橫跨秦、漢、唐、宋、元、明、清至今的2000多年。

          何為“天地之中”?何以為“中”?河南人為何對“中”情有獨鐘?……帶著這些問題,采訪團首先來到觀星臺。這里是鄭州先民確立“天地之中”和測天量地制定二十四節氣的地方。

          走進觀星臺,3000多年前的周公測景臺矗立眼前。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測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驗四時”,認定陽城(現登封告成)為“天地之中”,我們的先祖也是在“天地之中”方圓千里之內,書寫了最燦爛的文明序曲,且在此后3000多年,以“中”為特征的文明對華夏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中州”“中原”“中央”“中土”等說法也都是由此而來。

          漢三闕位列首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錄古建筑前三

          如果說隨著對觀星臺的深入了解,采訪團成員深深折服于鄭州先民的智慧,那么,啟母闕、嵩陽書院、嵩岳寺塔的考察采訪,則讓大家的文化自信感油然而生。

          觀星臺前,小朋友體驗在方正案上找方向

          “歷史學家為之驚喜,文物學家為之驕傲,金石學家為之癡迷,考古學家奉若珍寶”——有人曾這樣形容漢三闕。作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登封漢三闕指的是太室闕、少室闕和啟母闕。

          啟母闕以鑿石雕刻砌成

          “漢三闕是中國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筑典范,更是研究東漢時期建筑史、美術史和社會史的珍貴實物遺存。因獨特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漢三闕在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位列‘古建筑及重要歷史建筑物’的前三號,即001、002和003號古建筑,排名甚至遠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故宮、頤和園之前。”講解員的介紹讓在場的記者們連連贊嘆。

          “大玉米”原型是“華夏第一塔”嵩岳寺塔

          “大玉米”是鄭州的地標性建筑,它的原型是什么?那便是被譽為“華夏第一塔”的嵩岳寺塔。講解員介紹,該塔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歷經多次地震、風雨侵襲仍不傾不斜,巍然矗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佛塔。“作為佛教鼎盛時期北魏的遺物,嵩岳寺塔在佛塔的形制上有著極大的開創性,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筒體結構建筑。”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鳥鳴啾啾,院內4500歲的將軍柏默然矗立。書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曾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司馬光、范仲淹、韓維、朱熹、呂海等在此講學,司馬光還在這里創作了《資治通鑒》……

          此次集中采訪的四個點位是中國古代禮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類型的杰出代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建魁說,“天地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僅是地理觀,也是一種宇宙觀,更是逐漸形成了以“大道為中”“中庸之道”為核心的哲學觀,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采訪中,記者們邊聽、邊看、邊記錄,有不少記者興趣盎然地發問。大家紛紛表示,在講解員的生動講解、專家的專業解讀中,這些默默無聞的文物變得生動,那些以往只在書本上看過的歷史也變得鮮活起來,對古都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刻而嶄新的認識。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通過這次‘天地之中’的集中采訪,加深了我對河南、鄭州歷史文化的了解,作為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將盡力通過手中的筆和鏡頭,把河南的厚重多彩展現給大家,更好地報道河南、宣傳河南,也希望我們集中采訪的成果能吸引更多人來到河南、愛上河南。”中新社記者韓章云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文 李焱/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