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領跑·弘揚企業家精神|讓國產特種裝備揚眉吐氣

          2023-08-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推動鄭州高質量發展?

          領跑·弘揚企業家精神

          系列報道?

          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華:

          讓國產特種裝備揚眉吐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7月13日召開的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暨“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安偉表示,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在鄭州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他們勇于拼搏、敢闖敢試,追求卓越、永不停頓。本報今日起開設“推動鄭州高質量發展——領跑·弘揚企業家精神”專欄,選取一批領航企業及企業家,深入報道蘊藏其中的競爭、奉獻、進取精神,汲取榜樣力量,共同奮進前行。

          人物名片

          張志華,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等榮譽。他帶領新大方進行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我國特種裝備的中堅力量。

          8月7日下午,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陽光灑落,墻壁上面“做全球特種工程裝備領導者”的藍色標語熠熠閃光。

          面對新一輪技術和產業變革新挑戰,新大方遵循“市場全球化、裝備智能化、服務精細化”的發展理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通過研發設計、經營管理和營銷模式等方面的不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發揮在機械、液壓、電氣、結構、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為我國多個領域提供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特種裝備支撐。

          新大方工業園

          發揮專長 實業報國

          張志華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三屆大學生,1979~1983年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工程機械專業學習,畢業后,在水電部鄭州機械研究所做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所的10年里,張志華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先后完成了水陸兩用挖掘機等多項科研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

          改革開放春風吹拂,各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1993年,一直有實業報國理想的張志華,決定用10年的技術積累“下海”創業。和眾多“下海”弄潮兒一樣,他也飽嘗了扔掉“鐵飯碗”的艱辛。初始,在企業(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任總工程師,沒有像樣的辦公室,更沒有現代化的廠房,大部分都是露天作業,條件簡陋,艱苦的環境讓他吃盡苦頭。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由于缺乏“拳頭”產品,資金和人才匱乏,企業生存發展異常艱難。2000年初,其他同時“下海”的高管紛紛離職,張志華被推舉出任公司總經理。

          填補空白 打破壟斷

          “要么破釜沉舟,大膽改革,闖出一條發展之路;要么維持現狀,坐以待斃,最終被市場淘汰。在公司生死存亡面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責任和壓力。”回憶當初如何尋找商機,張志華說,當時,恰逢國家進行大規模高速公路建設,急需橋梁架設設備,這正是實現技術突破的難得歷史機遇。

          張志華帶領技術攻關小組研究設計方案,熬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為了隨時能去工地了解情況,他隨身的挎包里經常備著換洗衣物,說走就走;經常深入車間一線,推敲設計工藝細節直至深夜……

          歷時一年半時間,他帶領的新大方技術攻關小組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100噸級公路架橋機,在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江陰長江大橋建設中得到應用。這使團隊備受鼓舞,同時引起國內特種施工裝備業界的高度關注。

          接下來,公司果斷確立了“以創新求發展,以發展促創新”的理念,把“研制特種重大施工技術和裝備”作為企業發展方向,走上了一條“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的科技強企發展之路。事實證明,這條路選對了,公司取得了一步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變化的傲人成績。

          900噸高速鐵路橋梁成套施工裝備,打破國外壟斷。

          2500噸大型水利渡槽施工裝備,成功用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世界引水工程的創舉。

          世界最大噸位1800噸公路橋梁施工成套裝備在科威特灣跨海大橋投入使用,創造并保持著世界紀錄。

          ……

          公司先后研制成功架橋機、提梁機、運梁車、平板運輸車、框架運輸車、門式起重機等8大類80余種產品,遠銷俄羅斯、巴西、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外600多個重點、重大工程提供多套施工裝備。

          耐得寂寞 守正創新

          鄭州的大國重器,地下有中鐵盾構,地上有新大方。

          今年7月12日,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此次任務中,承擔火箭發射整體運輸工作的是鄭州新大方自主研發的DCY120型火箭專用運輸車。

          這并不是鄭州新大方首次參與火箭發射。2022年11月,新大方DCY80型火箭運輸車曾助力“谷神星一號”一箭五星發射成功。依靠自主創新,新大方近年來相繼完成了涉及橋梁、隧道、水利、船舶、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風電安裝、信息化等10多個領域特種裝備研制,徹底改寫了我國重大裝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成為我國特種裝備的中堅力量。

          張志華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與政策保障。他說,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一是要對未來有感知;二是要富有冒險精神;三是要始終不渝堅持堅守;四是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氣魄;五是要耐得住寂寞,堅持主業不動搖。

          談及未來的發展,張志華表示,新大方將增強信心,守正創新,緊盯特種裝備這個專業方向,不斷推出自己的特色技術和產品,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讓員工真正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通過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徐剛領/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