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有神舟 下海有蛟龍 入地有盾構
中鐵裝備:鄭州造為“中國智造”代言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入地有盾構。作為基建中的核心裝備,盾構機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關鍵裝備。
位于鄭州經開區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裝備研發制造與服務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現已發展成為隧道掘進機、隧道機械化專用設備、地下空間開發三大產業有機聯動、以地下工程裝備綜合服務統領多元發展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近年來,中鐵裝備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不斷搶占世界掘進機技術制高點。2014年到2022年,中鐵裝備企業新簽合同額增長5倍,新簽訂單數增長3.8倍,盾構產量由53臺到280臺,增長5.3倍,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國內第一。截至目前,各種類型盾構/TBM累計訂單超過1600臺,已出廠超過1400臺,隧道掘進里程近4000公里,出口海外32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客戶提供中國裝備、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5月9日,中鐵盾構全球首臺綠色盾構機下線
塑造“中國創造”新形象
8月8日,國內最大直徑土壓/TBM雙模盾構機——由中鐵隧道局、中鐵裝備聯合研制的“永安號”(中鐵1169號)在珠肇高鐵圭峰山隧道順利始發,“盾構家族”新成員開啟了一場“地心之旅”,標志著珠肇高鐵全線工程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階段。
據中鐵裝備技術中心華南研究院副院長高文梁介紹,珠肇高鐵圭峰山隧道面臨沿線地形復雜,多個風險源交織聯接等施工難點,對設備性能和地表沉降控制提出了嚴格要求。研發團隊為項目量身打造了“永安號”超大直徑雙模盾構機,該設備開挖直徑14.29米,約相當5層樓高,總長117米,總重約4250噸,承擔圭峰山隧道盾構段3963.5米施工任務。
“‘永安號’具備土壓和TBM兩種掘進模式,兩種模式能夠快速轉換,實現設備在軟土和硬巖中安全、高效掘進。”中鐵裝備掘進機研究院工程師閆陽說,珠肇高鐵建成通車后,將對珠三角地區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起到重大的交通樞紐作用。
“鋼鐵穿山甲”闊步前進的背后,是中鐵裝備在技術攻關、工序協同等方面不斷探索和突破的結晶。
通過精準創新不斷創造新需求、開發新市場,中鐵裝備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硬巖掘進機“高加索號”、世界最大斷面組合式矩形頂管機、世界首臺全斷面硬巖豎井掘進機等填補國內行業空白的創新產品,鞏固了企業在世界掘進機領域的領先地位。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中鐵裝備堅定不移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攻克技術難題,成為承擔國家第一個盾構“863”計劃的企業,唯一牽頭承擔“973”計劃的盾構制造企業。針對隧道掘進機關鍵核心部件“卡脖子”難題,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瞄準素有盾構機“心臟”之稱的主軸承、減速機等關鍵零部件發力,建立了智能技術、新型開挖技術等六大研發平臺,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術產品體系。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制造業單項冠軍,中國好設計金獎,中國專利金獎以及我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領域首個“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等。
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
擦亮“中國品牌”新名片
日前,記者在鄭州經開區中鐵裝備總裝車間看到中鐵裝備創新應用綠色理念制造的盾構機“中鐵1237號”拆機完畢,不久將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島高速鐵路隧道項目建設。
“中鐵1237號”開挖直徑9.16米,是業內第一臺應用綠色理念的盾構設備,綠色理念主要通過智能控制和低碳環保兩大方面得以體現,可通過對盾構掘進過程中各系統的自動智能管理,自主達到掘進效率和能源消耗的最佳匹配,設備整體耗能排放量比常規盾構降低20%左右。
“綠色制造和智能技術的注入,大大提高了我們盾構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意大利西西里鐵路項目同時使用中鐵裝備提供的3臺大直徑盾構機施工,中標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技術的先進性和創新點,以及綠色技術理念。”中鐵裝備海外分院副院長尹躍峰介紹。
以“中鐵1237號”為代表的一批盾構設備結構件生產已經擺脫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越來越多的結構件制造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中鐵1237號’的刀盤和盾體全部出自位于鄭州經開區的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中鐵裝備盾構公司結構件生產管理部部長蘭遠增介紹。
從建設之初就致力于提高結構件自制能力,擺脫關鍵制造技術受制于人的“繭房”的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引進智能仿真、智能加工、智能焊接和智能倉儲四大智能制造核心技術裝備,形成具備直徑4米至16米全系列盾構機柔性智能制造能力,實現適應客戶定制需求、高效率、高質量、綠色化的高端智能裝備盾構機生產基地。
航拍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
成為暢銷海外“新國貨”
從2008年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中鐵1號”下線,打破海外品牌在盾構機領域的壟斷地位,到2012年“中鐵50號”出口馬來西亞,為中國盾構設備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再到如今綠色盾構機“中鐵1237號”下線出口意大利,中國盾構機的強勁實力得到充分彰顯。
據介紹,截至目前,中鐵裝備盾構/TBM訂單總數超過1600臺,已出廠超過1400臺,隧道掘進里程近4000公里,出口海外32個國家和地區,“中鐵盾構”已成為擦亮“中國品牌”、暢銷海外的“新國貨”。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國產盾構機的發展史是我國現代科技發展逆襲的一個代表,更是我國科研人員締造的奇跡。以創新驅動發展,以質量贏得市場,以品牌引領未來,“中國智造”正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航拍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譯博 董茜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