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
?大干三季度 決勝下半年·系列報道?
?第一篇章:
?抓機遇 破難題 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變?
鄭州都市圈奏響區域協同發展最強音
開欄的話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之后恢復經濟、推動發展的緊迫任務,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深入開展“三標”活動、全面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全市經濟運行快速恢復、快中向好。
8月18日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強調,全市上下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強化科技創新為帶動,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全面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聚焦“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突出“發展要上去、質量要提升、社會要穩定”,補短板、固優勢,穩增長、促轉型,去風險、保民生,確保實現“全年紅、全年穩”。
今起推出“貫徹市委全會精神 大干三季度 決勝下半年”系列報道,圍繞下半年全市重點工作進行深入采訪,對全市各行業各領域的工作做法、工作成績進行梳理和盤點。
8月1日,鄭開城際鐵路開封站側式站房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鄭開同城化進度再邁一大步。鄭開城際鐵路是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主骨架之一,是鄭(州)開(封)蘭(考)城際鐵路的一部分,對于打造鄭開半小時經濟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5月24日,鄭州開封兩市政務服務實現跨城通辦。“鄭好辦”牽手“汴捷辦”,構建鄭州都市圈“一網通辦”平臺又向前邁進一步。
去年6月,高新區與蘭考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鄭開同城化合作項目之一,兩地將立足各自區域資源優勢和發展需求,探索高新區與蘭考縣交流合作新模式,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新典范,助力鄭開同城化。
…………
近年來,按照國家培育現代化都市圈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賦予的使命任務,鄭州高高揚起都市圈龍頭,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周邊城市積極對接,奏響區域協同發展的鏗鏘樂章。
鄭州都市圈“龍頭”加速揚起來
作為鄭州都市圈“龍頭”,鄭州始終牢記使命擔當,加速龍頭高高揚起來。
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008.6億元,半年經濟總量首破7000億元,同比增長6.3%。
全市上下以“起步就是沖刺”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上半年經濟運行整體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發展態勢。
工業生產持續增長,新動能勢頭良好。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制造業對工業支撐作用明顯,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拉動規上工業增長7.8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等新動能產業拉動有力。
重點領域投資不斷加力,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9.1%,拉動投資增速6.2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2.2%,比去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在一系列促消費、擴內需政策帶動下,消費需求逐步釋放,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5.7億元,同比增長6.3%。
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創新動能加速集聚,“曙光8000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研制”項目成功簽約。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47.2億元,占全省比重為5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超過65%。
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
鄭開同城示范帶動走前頭
5月份“鄭好辦”和“汴捷辦”的牽手,在帶給兩地百姓便捷實惠的同時,也成為鄭州都市圈發展建設的重要事件。
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實質性推動鄭州都市圈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重要舉措,將為后續其他城市的互認互通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
鄭州都市圈建設,示范帶動為主要路徑。鄭開同城走在了實踐探索的前沿。鄭開政務服務跨城通辦,不僅是兩個城市間融合實踐的一大步,更將為下一步都市圈城市間政務服務融合發展提供模板和范例。
來自市發改委的信息顯示,鄭開兩地探索設立鄭開同城化示范區,配合省發改委啟動編制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制定了《兩市共同推進鄭開同城化發展合作備忘錄》,謀劃提出了軌道交通K2快線建設、復合型黃河生態廊道建設、蘭考鄭開同城特別合作園區建設、公共服務跨城通辦等10項近中期標志性事項;高新區與開封蘭考縣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飛地園區”項目、農光互補中原氫能走廊蘭考基地、蘭考縣與河南太龍戰略合作等項目集中簽約。
鄭開籍ETC小型客車在鄭開蘭高速間指定站點實現免費通行,鄭開旅游年票于2022年10月8日啟動發行。鄭開(蘭)間交通優化、軌道建設、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有序鋪開,兩地加速實現互促共進、優勢互補、整體提升、共贏發展。
都市圈就是“朋友圈”
圍繞規劃引領、交通先行、生態為基、產業協同、示范帶動,鄭州都市圈建設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加速推進,鄭州與都市圈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
我市會同省發改委編制《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和生態、交通等專項規劃以及鄭新、鄭許、鄭焦一體化發展規劃,簽署鄭開、鄭新、鄭焦融合發展框架協議和鄭焦產業、旅游、養老、人才、衛生、干部交流等專項合作協議。制定實施《關于鄭州都市圈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協同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推動都市圈住房公積金實行互認互貸。
完善鄭州與周邊城市“3+3+4”快速交通系統,即鄭州與周邊城市不少于3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4條國省干線道路。推動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五網融合”。截至目前,鄭州“米”字形高鐵網基本建成,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已開通運營,鄭許市域鐵路工程(鄭州段)通過竣工驗收,鄭開、鄭焦、鄭機城際開行車次進一步加密,機西高速二期、開港大道、許港大道等一批城際快速通道相繼建成。
加快沿黃生態帶規劃建設,基本建成惠濟至開封界沿黃大堤復合型生態廊道和S312生態廊道市區段,推進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南水北調干渠等沿河沿路生態廊道綠化,實施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不斷優化都市圈內水資源統籌配置。
鄭開科創走廊、開港、許港、鄭新、鄭焦等重點產業帶加快規劃建設。綠博大道沿線汽車制造、現代物流、文化創意、旅游等產業聚集,黃河北岸綜合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樞也正在形成。焦作武陟、許昌長葛、新鄉獲嘉等鄭州周邊10余個智能制造裝備、都市食品、現代物流、新型顯示、科技服務產業集群正加快構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文 李新華/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