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渾河穿城而過,讓這座粗獷的北方城市多了細膩與靈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讓這座城市的工業“底色”重新擦亮;這是雄渾硬朗的英雄城市,亦是文脈悠長的活力之城。
8月23日~25日,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暨百家報業傳媒沈陽行調研活動舉行。來自中央和全國各地的165家報業傳媒單位的260名社長、總編輯及新媒體部門負責人相聚沈水之陽,共啟媒介融合的探索之旅,也沉浸式融入這座城、感受這座城。
靜靜的渾河,讓沈陽成為水域靚城
工業老城的新擔當
新中國第一臺車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第一臺18馬力蒸汽拖拉機……沈陽創下新中國工業史的多個第一,讓工業成了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記憶符號。
走過輝煌,沈陽從工業化時代開始向高水平科技轉型,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建設數字沈陽、智造強市,推出更多體現中國速度、中國水平的“沈陽制造”。
沈陽一行,全國傳媒大咖先后走進東軟醫療、航空工業沈飛、華晨寶馬里達工廠、沈陽新松機器人企業,近距離感受沈陽的發展活力。
作為中國第一臺CT的締造者,東軟醫療一次次改寫了中國醫學影像設備發展史,并推動國產大型醫療設備持續向高端邁進。
我國機器人行業的重要擔當,新松公司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以需求端為導向,跑出中國“機器人+”速度。
據介紹,目前沈陽舉全市之力打造汽車、航空航天、IC裝備等8大重點產業鏈,加快建設12個頭部企業配套園區、24個特色工業園區,全力打造一批“百億企業、千億產業、萬億集群”,去年全市高端裝備占比達到34%,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沈陽成為寶馬集團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在高端裝備、汽車制造等領域填補產業鏈斷點堵點,盾構機大型主軸承、特變電特高壓套管、大中型燃氣輪機等一批技術和“大國重器”取得新突破。
沈飛,航空工業的驕傲
沈水浩蕩的新活力
7200多年前的史前文化,2300多年建城史,“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文明在城市脈絡上閃亮;
新樂遺址、沈陽故宮、遼寧省博物館、盛京大劇院、老北市旅游休閑街區,處處都是文化地標;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新中國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舊址,鮮紅底色分外閃耀。
沈陽的文化不僅在看得見的寫滿故事的歷史建筑、文化地標里,也在看不見的人文精神、風土人情,更在多姿多彩、全民參與的活動中。
23日晚,參加中國報業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的媒體大咖們觀看了第七屆沈陽旗袍文化節閉幕式,沉浸式感受了“旗袍故都”的魅力。
端莊優雅的旗袍與古香古韻的老北市相結合,構成一幅別樣的畫卷。旗袍是沈陽重要的文化符號,沈陽持續舉辦的旗袍文化節已成為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動。
獨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品格孕育出大氣、自信的城市氣質。
沈陽老北市風情街上演600年前的繁華
位于和平區的老北市與旗袍一樣,有著近400年的歷史,升級改造后,通過建筑、商業、人文的多層互動,讓歷史遺存綻放新彩,受到各界廣泛關注,成為極具沈陽市井文化特色的地標街區。
同樣擁有悠久年頭的沈陽中街改造后如今也是活力撲面而來,既厚重又時尚,它們的變化將沈陽的現代化進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1905文創園,展現沈陽百年工業歷史
雙向奔赴的新動能
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歷史與現代不斷交融,我們已然看到沈陽奔跑的腳步和涌動的活力。
據介紹,自2016年以來,沈陽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速已經連續11個季度高于遼寧省平均水平,連續5個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三項指標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由去年同期的10名之后躍升至前3名,經濟整體回升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
吸引投資消費能力持續提升。華晨寶馬新動力總成、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中宏鋰電池負極材料等百億級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新簽約、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快速增長,各大央企、民企、外企紛紛看好。
上半年,沈陽市接待游客近60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占全省比重40%,沈陽名列福布斯中國發布的全國消費活力城市榜單第14位;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9.6萬人,“沈水之陽、我心向往”的城市之約得到了各類人才的熱烈響應。
此次百家報業傳媒沈陽行調研活動激發思想的火花,也創造了融合互補的機遇,讓大家對沈陽這座城市也有了新的認識,四季往復此一城,不同的是,厚度在增加,動能在轉換,活力在釋放,幸福感在提升!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長善 王亞平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