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科技學院創立于1984年,是全國第一所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全國第一個建立黨委的民辦高校。學校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秉持“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辦學宗旨,恪守教育報國、教育為民的初心,探索了“12345”廉潔教育模式,教育引導干部師生傳承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基因,切實做到廉潔辦學、廉潔治校、廉潔從教、廉潔育人、廉潔修身,讓廉潔之花在黃科院處處綻放,讓廉潔文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廉動力”支撐下,學校作風正、人心齊、事業興,獲批全國首批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全國就業50強高校、全國首批創新創業50強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連續四年位居《廣州日報》全國應用大學排行榜民辦高校第一名,連續六年位居武書連中國民辦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第一名。
一、堅持“一個核心”,筑牢思想之基
黃河科技學院在建校初期就積極尋求建立黨的組織,創辦人胡大白“十年找黨”的故事傳為佳話。學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構建了“以黨建為核心,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學校把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放在首位,恪守“辦一所對學生最負責任的大學”的愿景和“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理念,并體現在經費分配順序中,首先是學生,其次是一線教職工,再次是黨員干部,最后是校級領導,充分彰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學校以黨建引領廉潔文化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持教育關口前移,把“不想”作為根本,將廉潔教育融入立德樹人與辦學治校全過程,推進清廉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著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形成了濃厚的校園廉潔文化,全校干部師生學廉、思廉、崇廉、創廉,以廉立德、以廉立身、以廉立行、以廉立業,形成了人人倡廉、處處講廉、事事守廉的良好氛圍,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等稱號。
二、管好“兩支隊伍”,傳承廉潔基因
一是風清氣正的干部隊伍。學校發展史就是一部艱苦創業史。學校以30元起家,從自學考試輔導班起步,艱苦創業、滾動發展,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辦大學發展之路,曾兩次被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商學院寫進教學案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稱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被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贊譽“情懷大、格局大、手筆大、作為大。
學校創辦人胡大白身殘志堅,克己奉公,艱苦樸素,一件五十多元的襯衣穿了四五年。她一直住在學校給教職工分的家屬樓里,家中裝修簡單、陳設簡樸。她以身作則樹立廉潔家風,被評為中國十大女杰、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人、中國當代教育名家、河南省道德模范等,三個子女都是博士,在各自領域為社會服務,女兒楊雪梅獲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當選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子楊保成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次子楊保中患神經性耳聾,卻以驚人毅力奪得中學生奧林匹克國際數學競賽金牌,現為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教授,其家庭被評為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她堅持依法治校,率先垂范踐行清廉作風,營造清廉校風,在領導班子及干部隊伍中形成以德為先、以清為榮、以廉為則、以潔為美的好風尚。學校被授予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是廉潔自律的教工隊伍。學校牢固樹立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價值觀,弘揚黃科院人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奉獻是黃科院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建校初期,在從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到擁有校舍的過程中,學校許多干部、老教師幾年不拿工資;建設第一棟教學樓的時候,資金缺乏,教職工自發捐錢,建設中,老師學生手搬肩扛,眾志成城。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營造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態,引導廣大教職工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獲批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教育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等。
三、深化“三個融合”,涵養廉潔文化
一是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立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院,深入挖掘歷史文獻、文化經典、文物古跡中的廉潔思想,獲批全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開發校本課程和教材,出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簡明讀本》等,制定了教學大綱。打造系列課程體系,開設《道德經》等經典閱讀課,用厚德養廉、清正自守、公而忘私、光明坦蕩等廉潔思想啟德潤心。
二是融合革命文化。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甘于奉獻、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舍小家為大家的清廉作風和紅色家風。借助“近水樓臺”的地理優勢,加強對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二七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學習、研究、傳承和弘揚,將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三是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將廉潔教育與“時”和“勢”相結合,黨員干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廉榮貪恥、向上向善的校園氛圍,引導學生弘揚廉潔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四、抓牢“四段教育”,確保無縫銜接
一是入學教育。由創辦人胡大白董事長為新生講述學校艱苦創業史,書記校長同上開學第一課,各院部發揮特色多措并舉開展廉潔教育,幫助每名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普及教育。面向全體大一學生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汲取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傳統廉潔文化精華,培養學生的廉潔意識,在學生心中種下廉潔的種子。
三是強化教育。從大二開始,開設廉潔教育課程;抓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注重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青年突擊隊員等加強廉潔教育,讓廣大學生身邊有榜樣,前行有力量。
四是就業教育。在專業教育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推出畢業生廉潔教育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做好入職準備,抵制各種腐敗誘惑,走向社會成為一名廉潔型人才。
學校還自籌經費建成了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智慧教育館,獲批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籌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紅色文物展,利用場館、科技和教育優勢,開展廉潔教育、科普教育、校史教育等,免費接待20余萬人次,全國200多家單位來校考察交流。
學校不斷深化廉潔教育,培養了大批優秀廉潔人才,涌現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全國優秀大學生村官、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全國基層就業典型人物、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河南省最美大學生、河南省創新創業十大標兵等一批優秀學子。“帶著癱瘓爸爸上大學”的馬永恩,被評為2021年“中國好人”和“出彩河南人”2022感動中原年度人物,被中央文明辦推介。學校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等。
五、實施“五廉驅動”,打造清廉校園
一是推進有效依規管理,實現制度守廉。學校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參與發起成立全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簽署《非營利性民辦高等學校聯盟公約》。建立健全廉潔教育制度體系,印發了黃河科技學院《黨員干部廉政教育讀本》《師德師風教育讀本》《家風家訓教育讀本》,出臺了《清廉學校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等,編制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每季度編發《紀檢監察信息》,讓干部師生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建設廉潔教育課程,實現教育醒廉。開展專題黨課,在黨課中加強廉潔教育;開設16課時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并組織編寫校本教材,教育學生以廉潔文化正心修身;開設大學生廉潔教育課程,組建課程組,在商學部進行試點,并由校紀委書記給學生主講第一課,推進廉潔教育系統化常態化。
三是提升理論研究水平,實現理論鑄廉。設立專項經費,設置校級專項課題,積極組織申報上級科研課題,培育廉潔教育研究團隊,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產出了一批高質量廉潔教育研究成果。2022年,學校2個項目獲批河南省教育系統廉政專題研究項目,是唯一獲批資助的民辦高校;批準8個項目為校級廉政專題研究項目,給予經費支持。2023年,學校又有2個項目獲批河南省教育系統廉政專題研究項目;批準6個項目為校級廉政專題研究重點項目、10個項目為校級一般項目,并給予經費支持。學校在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征文中榮獲一等獎等23項,多次榮獲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征文征集評選活動優秀組織獎。
四是擴展文化活動載體,實現宣傳倡廉。在關鍵時間節點,組織觀看《黨員干部必須清正廉潔》《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永遠吹沖鋒號》《永遠在路上》《榜樣7》等;組織黨員干部從19條路線,尋訪中共一大到十九大召開地,沿著紅色足跡,學習革命精神,接受廉潔教育;舉辦“習語金句”書畫精品展、“兩學一做”清正廉潔主題書法展,開展“百名新黨員訪談百名老黨員”“樹清廉家風 創文明家庭”主題活動和“廉潔潤初心 鑄魂擔使命”廉潔教育系列活動等,編印了《繼承光榮傳統 弘揚優良作風——百名新黨員訪談百名老黨員活動資料集錦》等,讓廉潔教育實起來、活起來、亮起來。
五是打造校園文化陣地,實現文化潤廉。高標準建立了融媒體中心,獲批河南省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全省高校“融媒體+育人”工作培育單位,創作的《紅旗渠——永遠飛揚的紅旗》《信仰的力量》《群山環繞的石頭村》《紅色新密》《三代守護焦桐的老黨員魏善民》《刑場上的婚禮》等微視頻作品,獲得省教育廳等主管部門的表彰獎勵;情景詩朗誦《一個老黨員的真情告白》,參加鄭州市道德模范故事會匯報演出等十余場。學校榮獲“百部紅色經典電影剪輯比賽”和“百部原創微電影短視頻比賽”優秀組織獎等。
學校不斷深化“12345”模式創新,加強廉潔教育,以廉促教,以廉育人,以廉踐行,工作成效受到上級政府部門及領導充分肯定。創辦人胡大白董事長廉潔辦學、教育報國,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廉潔教育活動,產出了一批優秀廉潔文化作品。近年來,在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2項,在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等85項;在河南省高校廉潔教育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等27項。連續7年榮獲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活動優秀組織獎,連續5年榮獲河南省高校廉潔教育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優秀組織獎。
加強廉潔教育,創建廉潔校園,清廉基因已經融入了黃科院人的精神血脈,成為出彩黃科院的顯著標識。廉潔文化建設也推動了學校高質量發展,被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等十余家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