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潮影響,我省低溫天氣還將持續。12月17日,記者采訪我省部分首席科普專家,圍繞衛生健康、安全生產等領域,為市民提供一份應急提醒建議。
摔傷后不要立即熱敷
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輝:
路面結冰時,走路要腰部及雙膝微曲,降低重心,雙足底盡可能多貼近地面,交替蹭行。一旦摔倒,如果某個部位非常疼痛,切忌強行支撐,應逐漸活動,觀察癥狀是否加重。如果只是軟組織輕微扭傷,72小時內可冰敷傷處,千萬不要立即熱敷。否則會擴張血管,使腫脹更加嚴重。當發生骨折等嚴重摔傷時,不能擅自移動,原地撥打120是最佳選擇。
不要摩擦凍傷部位
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第一附屬急診醫學部鄭東院區負責人兼EICU主任蘭超:
市民尤其是環衛工人等外勤工作人員要預防凍傷的發生。一旦發生凍傷,要立即離開寒冷環境,肢體浸泡于40℃左右(不宜過高)的溫水中,至皮膚轉紅,組織變軟即可,時間不宜過長。無溫水時可將肢體放到自身或救助者身體的溫暖部位,如腋窩、腹部等,以達到復溫的目的。避免摩擦凍傷部位,若凍傷嚴重需要立刻就醫。
低溫天氣作業更要小心
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省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青松:
冬季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要做好防風、防大雪毀壞溫室大棚等措施。寒潮對工業企業的設施設備影響相對較小,但對作業人員影響較大,低溫天氣由于穿著較厚,體溫降低,佩戴防寒帽、口罩、眼鏡、手套等都會導致反應速度下降、動作做不到位、聽力視力下降,影響操作指令、聲光信號的接收,進而導致不安全行為或誤操作行為,事故發生概率升高。特別是野外作業,大風、低溫、疲勞、視線昏暗等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見習記者 陶然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