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充分體現鄭州特色,全面總結了我市城市更新工作經驗做法,為我市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是全國省會城市首批、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規。
看點1:
《條例》充分體現鄭州特色
位于中原區華山路的磨街文創園,是原鄭州三磨研究所所在地,項目更新改造后實現“逆生長”:綠樹紅墻的輕松愜意環境,藝術及非遺展覽館、服飾、餐飲、娛樂等豐富業態,已成為富有年輕力煙火氣的青年活力聚集區;位于金水區沙口路與黃河路的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在保留老廠房既有建筑格局的前提下,導入娛樂、餐飲、文旅等業態,“顏值”大大提升,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往打卡、參觀、消費,形成了新的夜經濟中心,實現了工業記憶向文化創意的轉變……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兩年來,我市涌現出很多優秀城市更新項目,中原區磨街文創園和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就是其中的代表項目。
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城市更新工作體量大、情況復雜,亟須總結提煉固化成熟經驗,通過地方立法來引領、規范和保障城市更新活動。
據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省會城市首批、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規,《條例》立足我市城市發展階段、產業發展需要等實際,因地制宜確定城市更新的目標、范圍、類型、實施路徑、權責配置等,強化規劃、土地、財政、金融等方面保障措施,解決實踐中的難點和突出問題,充分體現鄭州特色。
《條例》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改善民生作為開展城市更新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眾參與機制,暢通公眾意見表達渠道,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兼顧各方主體利益平衡,最大限度增進民生福祉。
看點2:
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提供政策支持
《條例》從城市更新基本原則、推進機制、更新要求、實施程序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引領、推動和保障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明確城市更新應注重“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注重城市文脈傳承,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防范重大風險能力。明確了城市更新應當堅持規劃引領,將城市更新工作的有關要求貫穿到城市更新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的編制中,通過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相關控制性詳細規劃引領城市更新項目實施。
加強城市更新政策保障,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活動提供政策支持。《條例》明確,授權市政府制定推進城市更新項目的行政許可辦理、用地安排、規劃調整、融資扶持等政策;在城市更新項目的資金支持、規劃指標、建筑用途轉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辦理等方面給予保障;加強用地保障,對特定產業實施五年期的用地過渡期政策,支持存量工業和倉儲用地轉型升級。
市政府還將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出臺城市更新項目庫管理、建筑用途轉換等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條例》落地、落實。
看點3:
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活化利用
城市更新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歷史文化遺產,才能更好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條例》從制度上保障實現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和歷史文化保護的有機統一,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其中規定,開展城市更新活動,應當“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留本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延續城市、城區、街道的歷史肌理、建筑特色風貌”。同時要求,城市更新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繼承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城市建設與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在城市更新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還要平衡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市城建局負責人表示,要讓老城區居住環境的改善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結合好,可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微改造”,在保持傳統歷史格局和風貌的基礎上補足設施短板,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還可通過保留歷史建筑和風貌,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城市功能提升和文化傳承的雙贏。同時,做好活化利用,在城市更新中可以通過培育新功能、新業態,提升城市活力,如引入咖啡店、書店等業態,讓老街區成為新網紅、老街坊趕上新潮流。
相關鏈接
鄭州共有城市更新“三庫”項目699個
鄭州市已連續兩年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專業團隊、兩重統籌引領、三層政策體系、四級項目管理”的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的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班,各開發區、區縣(市)也都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專職機構,城市更新工作合力初步凝聚。
實施“城市體檢、專項規劃”兩重引領。堅持體檢先行,為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編制提供支撐。堅持規劃引領,組織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明確以“三區十片、兩軸多帶”為重點,推動我市城市更新行動。
構建“1+2+N”三級政策保障體系。“1”是《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2”是《鄭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鄭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N”是指相關的配套政策。
完善“三庫一單”四級項目管理機制。堅持系統化項目管理思維,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庫、城市更新儲備項目庫、城市更新種子項目庫、推進任務清單的“三庫一單”管理制度。截至目前,鄭州市共有“三庫”項目699個,其中項目庫161個。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