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向吉,花開向喜。2月24日正值元宵佳節,鄭州科技館廣場掛滿了花燈,它們微微轉動著,遠遠望去如繁星般璀璨。周圍的人們興高采烈地穿梭于燈謎走廊中,猜燈謎,拍照打卡,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據了解,“科學奇妙夜,科普鬧元宵”是鄭州市科協在龍年推出的重點科普活動,也是鄭州科技館開館24年來第一次舉行夜場科普活動,現場參與觀眾達3000余人。
猜燈謎 玩科學 鬧元宵
“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小朋友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哪里嗎?”一樓舞臺的聚光燈下,“皮影鬧元宵”“剪紙鬧元宵”“花燈鬧元宵”活動在鄭州科技館輔導員的快閃中拉開序幕,溢出屏幕的青春氣息,肆意起舞喚醒科普鬧元宵的多巴胺,現場每一位舞動的大朋友,小朋友好像都在閃閃發光!
現場的三連排桌擠滿了不同年齡的萌娃,輔導員通過制作“皮影”,感受文化遺產與傳統民俗的融合,與小朋友們一起探究登封觀星臺的歷史,了解其中蘊藏的科學原理;將數學與藝術相結合,現場的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裁剪立體窗花“春”,將美好的祝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匯在這鏤空的藝術中;最后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大家了解了孔明燈的起源發展,探究了熱氣球中的科學原理,親手只做了一盞屬于自己的花燈。
看科普盛宴 沉浸感受科學表演
“精彩!”聽,2號展廳傳來陣陣歡呼,記者循聲而去,這里臺下坐滿了小朋友,一群大朋友圍在周圍,也都伸長脖子期待臺上的精彩演出。
“小朋友們想聽光‘唱歌’嗎?”“想——”“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光之序曲’。”說著,臺上的老師打開一盞燈,歡快的樂曲便回蕩在展廳的每個角落。這里,《小丑奇遇記》、《狹路相逢》、《動聽的光》三部科學表演輪番上演,現場的觀眾在歡聲笑語中享受科普表演盛宴。通過演出、親子活動以及科普游戲來體驗科學,身臨其境感受科學的藝術魅力。
“很早就在學校聽說科技館元宵有活動,白天活動還沒開始我跟爸爸媽媽就來科技館祈福了。”8歲的劉昶希在表演結束后在現場依然對剛剛的表演回味無窮,他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一次來科技館,白天看展品,晚上游活動,不論是科技展廳的各種展品,還是大廳的各種節日活動,他都非常感興趣。
“我都震驚了!我第一次見科技館來這么多人,前所未有啊!”一位在科技館工作了20多年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驚嘆道,她表示,這次活動既弘揚了中華民族悠久博大的民俗文化,還起到良好的社會宣傳教育作用。未來會繼續發揮科普基地作用,在增強公眾幸福感的同時,推動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見習記者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