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市民反映帝湖里雜草叢生!管理方:馬上安排

          2024-04-1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經歷了提升改造之后,金水河上游的帝湖重新開放,湖中新修的環形路,繞湖的依依垂柳,都讓人感受到它的全新變化,湖面之下豐茂的水草也引來大家的關注。

          “帝湖雜草叢生,汛期來臨恐怕會影響蓄水功能。”近日,市民劉先生反映,希望對湖內的水草進行清理,進一步改善帝湖的水域景觀。


          市民:

          帝湖里的水草該打撈了

          帝湖是鄭州市民熟知的一處景觀,在它周邊有居民6878戶、湖內水域面積121畝,2021年夏天雨季曾被挖開8米寬的泄洪通道。金水河綜合整治工程開始之后,帝湖改造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備受沿湖居民和習慣到此游玩的市民期待。

          2023年10月,沿湖圍擋陸續拆除,內部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的帝湖湖景開始出現在市民面前。2024年春季,已經蓄水近半年時間的帝湖再次成為鄭州西區的一個“打卡點”。繞湖的依依垂柳承載著舊時的記憶,新建的環形路又讓更多人有了親近自然的機會。

          近一個月,氣溫轉暖之后,新修的帝湖中出現了大量水草,網友對此表達了不同的感受,有人點贊“水草豐茂,成了濕地公園”,也有人說“水草叢生,如同荒野沼澤”,希望打撈水草維護水域景觀。那這些自然生長的水草會不會對水體造成影響,對防汛帶來阻礙呢?

          4月18日上午,記者將市民有關湖內水草可能影響蓄水和防汛的說法反映給鄭州市城區河道事務中心,該中心表示帝湖水域為新近接收的管理區域,目前已成為“兩河一渠”濱河公園的一部分,近日養護公司剛剛接手進行管理,將組織人員對湖內水草進行清理。

          養護公司:

          只要露出水面就會打撈

          18日下午,鄭州市城區河道事務中心調集小船,組織養護人員對湖內水草進行集中清理,防止水生植物快速生長影響河道景觀效果,同時提醒游人勿輕易下水游泳,避免身體被水草纏繞發生溺水險情。

          養護公司負責人介紹,帝湖水域蓄水深度在2米左右,湖底的河床并未進行硬化,整個水體也屬于活水,湖內水草及魚類開始自然生長,這些野生的魚類平時以水草為食,也形成了一個小的生態系統。

          “水草生長是可以凈化水質的,這個水深又比較適合水草生長,水草生長過于茂密確實不太好看,我們以后會每天觀察清理。”這名負責人說,帝湖作為“兩河一渠”濱河公園的一部分,在管理當中要充分考慮景觀湖的效果,而為了保持優美的湖景,以后打撈水草的標準主要是“露出水面”。

          這名負責人表示,養護公司本月剛剛接管帝湖的管理工作,沿湖保潔、打撈水面白色垃圾及水草都將逐漸日常化,“天天打撈,將是一項日常工作”,避免對蓄水和防汛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呼吁市民到此游玩時不要隨意丟棄垃圾,共同維護帝湖區域的優美風景。

          記者 汪永森 文/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閆佳佳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