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善治,網聚同心。5月27日,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河南站”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司法部指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司法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聯合主辦,鄭州市委網信辦、市司法局等單位承辦。中央網信辦、司法部、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鄭州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并致辭。全國多地網信部門、中央和地方媒體代表、正能量網絡名人等近200人參與。
啟動儀式以一場融合豫劇、曲劇、說唱等形式的普法串燒《網絡法治看中原》拉開序幕,傳統藝術與現代法治主題相結合,讓網絡普法“潮”起來,生動展現了不同群體參與網絡普法的熱情。
近年來,河南在網絡法治宣傳上進行一系列有益嘗試,探索形成“河南模式”。一方面,提升網絡法治保障大局能力,將法治宣傳融入“清朗”系列行動、網絡辟謠沙龍等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另一方面,匯聚多元合力,健全協調機制、整合平臺資源,構建聯動普法格局。此外,豐富普法形式與載體,運用短視頻、動漫等,借助“非遺”“曲藝”等特色,開展特色活動,讓網絡普法緊跟時代、服務群眾。
啟動儀式深度融合新技術理念,引入AI主持人“e小法”作為網絡普法數字使者貫穿始終,為網絡普法增添智能色彩。河南網絡普法宣傳片《法潤中原 智啟未來》以中華法治文明傳承為主線,突出河南“法脈文化”特色。
在“河南時刻:豫法同行”環節,網絡普法數字使者e小法帶領大家“穿越時空”,走進子產鑄刑、商鞅變法、東坡立法這三幕場景——歷史穿越普法大劇《法脈千年》情景劇以“經典法律典籍編寫者”視角,展開“跨時空對話”,還結合魔術表演揭示網絡安全細節,強化觀眾法治意識。
河南各地精耕細作、創新突破的網絡普法工作實踐,正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河南說書普法社”現場開講,來自不同領域的5名代表以情境式講述的方式,用扎根中原大地的鮮活故事,展現了網絡法治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實踐。
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政委王錕講述了將庭審“搬”進高校,不僅讓在場師生深受震撼,還挽救了一名徘徊在犯罪邊緣的青年,且法院借助AI技術實現快速精準普法的故事,展現了創新普法的顯著成效。
啟動儀式上發布了網絡普法IP 形象征集賽及視頻創作賽成果,為“網絡普法看河南”媒體團代表、網絡安全和法治教育基層行團隊代表授旗。
當日下午,由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河南省內新聞網站媒體記者組成的“網絡普法看河南”媒體團前往網絡安全科技館、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開展調研及采風。這3個點位集中展現了鄭州市以人工智能、算力驅動等前沿技術為支撐,在智慧司法審判、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及數字化普法實踐中形成的創新模式,生動詮釋技術賦能網絡法治建設的實踐路徑。近年來,鄭州市在普法實踐中,通過舉辦“強網杯”全國網絡安全挑戰賽和網絡安全主題兒童畫大賽,開設“e法鄭同行”網絡話題引發515.6萬次互動傳播,將法律知識精準送達群眾指尖;創新打造的“指尖普法”矩陣通過微信群定向推送《以案釋法》系列視頻,以“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實效推動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這些探索與當天調研的科技普法場景相呼應,共同勾勒出鄭州以技術創新驅動法治建設、以數字賦能提升普法質效的立體圖景。
據悉,28日至30日,媒體團將走進開封市、焦作市和平頂山市,深度挖掘報道各地網絡法治建設豐富實踐與顯著成效。在接下來數月里,有著“移動的網絡安全科技館”美譽的大篷車和網絡安全和法治教育基層行團隊將從鄭州出發,走進河南省各市縣開展網絡安全和法治教育進基層活動,讓網絡普法知識浸潤萬家,讓網絡安全觀念深入人心。
記者 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