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見證著莘莘學子燃膏繼晷的努力與付出,承載著萬千家庭殷切美好的期望與祝福。作為全國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河南自2022年以來,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命題能力建設,夯實改革基礎保障,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在今天迎來了“3+1+2”新高考首考。
你好,新高考
高考,一場特殊的成人儀式,一場盛大的夢想奔赴,她從來都不是考生孤軍奮戰的征程,而是整個時代對青春最堅實有力的托舉。
恢復高考40多年來,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對高考綜合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2014年,隨著上海、浙江被確定為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的帷幕徐徐拉開。
作為第五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區)之一,河南于2022年6月正式官宣,從當年秋季入學高一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到2025年建立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即從今年開始實行“3+1+2”新高考,考期三天:3門(語數外)全國統考科目和“1+2”門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從歷史、物理2門首選科目中選1門,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2門)。
政策領航,筑牢根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及政策解讀50問、在豫招生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公告、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賦分辦法及政策解讀、2025年高校招錄工作實施方案及解讀、新高考百問百答……2022年以來,一系列政策方案的研究制定、配套文件的同步出臺、詳細解讀的陸續發布,共同書寫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的“河南答卷”。
實戰模擬,錘煉隊伍。為全面應對新高考帶來的新挑戰,我省組織了全流程適應性演練,涵蓋命題、考試、評卷、志愿填報等各個環節,通過全真模擬幫助考生和家長更深入透徹地了解新高考考試組織、志愿填報等方面的變化,通過實戰鍛煉招考隊伍。
最高標準,最嚴要求。5月14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在鄭州召開,副省長宋爭輝強調,要以“一失萬無”的警醒,保證“萬無一失”的安全,細化試卷安全、考務管理、考生服務等流程,確保工作全覆蓋、無死角,實現新高考首考必成。6月4日,省委書記劉寧在鄭州調研檢查2025年高考準備工作時強調,要嚴之又嚴、細之又細盯緊關鍵環節,把考試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人到崗,嚴格試卷保密、考場紀律、評卷管理,以零容忍態度依法防范打擊各類舞弊行為,為新高考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加油,高考生
今天,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周密部署、各相關部門的齊心保障、社會各界的攜手護航中,2025年河南新高考首考正式啟幕。
全體考務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為少年逐夢守護公平公正的賽道。
今年我省積極推進技術賦能考務工作,高考標準化考場全面升級。考點實施無線電信號(含5G)屏蔽,加強考試期間無線電作弊信號聯網偵測、阻斷干擾,大數據篩查核實存疑考生。所有考場全程高清視頻監控并采取人工智能技術實時識別分析異常行為,實現高考考場實時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實時智能巡檢全覆蓋。嚴格執行現場監考、視頻監考、網上巡考制度,緊盯重點場所、關鍵人員,確保考試過程安全、規范、有序。各地各校強化命題、制卷、運送、保管、分發、施考、回收、評卷全流程管理,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和保密要求。
各地職能部門加強協作聯動,為學子應考營造安全有序的氛圍。
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各地開展凈化涉考網絡和考點周邊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等專項行動,持續推進考試環境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涉考違法犯罪活動。考試期間,教育、宣傳、網信、工信、公安、衛健、保密等部門聯合辦公,落實集體研判、科學決策、快速響應、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人文關懷,深入開展“高考護航行動”,圍繞考試組織、安全保障、宣傳引導、咨詢服務等環節,加強對治安、交通、醫療衛生、噪聲治理、心理輔導多方面綜合服務保障。
社會各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青春出彩讓出廣闊通暢的征途。
開啟禁噪靜音模式——考試期間,考點附近暫停施工;倡導廣大駕駛人行經考場周邊道路時“降車速、不鳴笛”。搭建綠色助考通道——加強送考高峰時段考點周邊道路的交通巡控,每個考點布置一組鐵騎力量,為考生提供緊急援助服務。輕微違法首違免罰——涉考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快速出警快速處理,幫助轉送考生,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予以警告教育放行。省會鄭州設置道路路內泊位送考車輛專用停放區58處泊位3405個。經調研梳理,在全市39個考點周邊新增8535個臨時停車位,動員社會經營性停車場設置專用停放區2215處泊位53萬個,持考生準考證(復印件)的送考車輛可免費停放。
少年凌云志,心定破浪行。祝愿考生在整個城市屏息凝望的熾熱目光中,順利走過這場青春大考,收獲自己的光芒萬丈。
記者 張競昳 /文 新華社 /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