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人防工程納涼點暨人防便民驛站開放
今年納涼點較去年增加20處
打開“鄭好辦”APP,搜索“人防地圖”即可找到
盛夏時節,熱浪滾滾,高溫天氣持續“炙烤”鄭州。鄭州市人防工程納涼點曾為戶外的人們提供了一方陰涼,今年,人防納涼點需求如何?何時開放?與往年有何不同?記者進行了實地采訪和了解。
市民在一納涼點休閑
實地打探:納涼點深受市民歡迎
地鐵1號線紫荊山站地鐵納涼點是近年來鄭州地鐵為配合納涼工作開放的納涼點。記者9日上午在這里看到,F口車控室后向右后方約20米處,一片寬敞的空間豎著人防納涼點的醒目標牌,六七個按摩椅、三組休閑桌椅擺放在那里,七八位市民正圍坐在一起打牌、聊天。配備的書報架上暫時還未擺放書報。高溫天氣下,該站點對納涼的人們敞開懷抱。站區除了人防納涼點,音樂角也有兩條長椅,可供市民邊休息邊欣賞音樂演奏。此外,人防納涼點不遠處,還有市民自帶戶外椅在乘涼。站點入口臺階附近區域,也有環衛工人或帶著行李箱的人們在臨時避暑。
在地鐵2號線東大街站,D口內也開放了一處納涼點,兩條長椅上,有人在臨時休息乘涼。
在丹尼斯花園店負一樓與百特超市之間的連接處,整齊地擺放著五六條長椅,有市民坐在長椅上乘涼。
10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伏牛路129號附1號看到,“伏牛路人防工程避暑納涼點”的牌子已掛出,但大門尚未開放。“前幾天我來看時還沒掛出這個牌子,看來快開放了。”騎著電動車前來打探的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伏牛路中原路向南一點兒,離這里很近。她聽鄰居說去年常來這個納涼點乘涼、打牌、聊天,今年她也想來,提前幾天就在打探。看到掛出了牌子,李女士十分高興。
地鐵6號線李江溝站專門開辟了一處空間,擺放了座椅,并掛出醒目的愛心納涼點牌子,一些市民正在休憩納涼。
人防辦回應:今年納涼點較去年增加20處
據市人防辦工作人員介紹,為充分發揮人防資源的社會服務功能,鄭州市自2010年起將部分人防工程納涼點免費向市民開放。根據天氣情況,即日起全面啟動開放人防工程避暑納涼活動。
今年的納涼點布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大幅調整和優化,數量較去年新增20處。新增納涼點主要依據覆蓋群眾較多、工程結構安全、交通暢達便利、內部設施完善等條件進行選址優化,集中在人流量較大的地鐵站點、住宅小區、大型商業等周邊。
市民群眾只需打開“鄭好辦”APP,搜索“人防地圖”,便能輕松找到身邊最近的避暑納涼場所,還可了解附近的人防工程和疏散掩蔽場所等信息,便捷又實用。
體驗再升級:新建人防便民驛站全年無休
今年,市人防辦在延續以往貼心服務的基礎上,推出多項創新舉措,讓納涼體驗再升級。比如,新建了一批全年無休的人防便民驛站,將階段性納涼工作轉變為常態化便民事項。便民驛站在配備桌椅、娛樂設施、閱讀書架、醫療藥箱等基礎上,增設雨衣、針線包、老花鏡等常用物品,配備手電筒、滅火毯等應急器材。同時加大與鄭州地鐵深度合作,在有條件的地鐵站點整合雨傘借用、便攜充電、AED設備等服務資源,為市民群眾開辟一片休閑、閱讀、娛樂的舒適小天地,讓大家既能歇歇腳、看看書,又可“充充電”、聊聊天。全部人防便民驛站名單確定后,市人防辦將正式公布。
記者 裴其娟 通訊員 李楠 郭燕春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