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隊結束18強賽的征程后,6月14日凌晨,伊萬科維奇踏上返回克羅地亞的航班,這也意味著他與國足的合作劃上不圓滿的句號。由于伊萬科維奇未能率中國男足晉級美加墨世界杯,合同自然終止的條款將得到執行,中國足協將擇機宣布這個決定。這也意味著新一輪的選帥工作已開啟。此次換帥不僅需要考慮教練的執教能力、戰術理念,還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選帥工作需要嚴格履行程序,包括對國內外眾多優秀教練的考察、篩選。
目前來看,現任U22國足的西班牙籍主帥安東尼奧、有望接手2007年齡段國青隊的塞爾維亞籍主帥久爾杰維奇因執教任務在肩,都不大可能接手國足,而且本土教練也很難擔起國足的執教重任,因此足協大概率仍會選用優秀的外籍教練。
按照計劃,中國男足將于7月前往韓國參加東亞杯,中國足協正在研究以哪些隊員為班底組成參賽隊伍。屆時,已經打進世界杯決賽圈的日、韓將派出“二隊”參賽,中國隊可能也會派出“混編隊伍”前往韓國。
至于主教練的人選,不排除會先選擇一名過渡主帥來帶隊,從而為選聘新帥贏得更多時間。
回顧中國男足的歷史,換帥并不罕見,但每一次換帥后的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教練因素外,中國足球的整體體系未能提供穩定支持也是關鍵。青訓斷層、聯賽水平下滑、管理體制僵化等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教練也難以化腐朽為神奇。此次換帥,若能真正找到一位合適的主帥,并且在選帥后注重整個足球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或許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些許希望。
記者 劉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