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幫助到他人,我覺得很幸運!”7月23日,鄭州青年胡衛有了一個新身份——河南省第1550例、鄭州市第540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一天,他不僅為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也實現了自己。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12年前播種下的夢想。
2013年,胡衛在新鄉某鄉衛生院從事基層醫療工作,一次偶然,他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就當即毫不猶豫地留樣入庫,成為一名捐獻志愿者。
12年后,33歲的胡衛早已從醫療轉戰企業運營,但職業的變化卻從未改變他對公益的熱忱。“能幫助他人,何樂不為?”這句樸素的話語,也成為他堅持公益的初心。
加入中華骨髓庫12年后,當胡衛接到紅十字會通知,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胡衛坦言:“剛接到電話那一刻,我的心情既驚訝又激動,非血緣關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分之一,沒想到入庫十多年后終于收到這樣的消息。”
隨后, 為了能以最佳的身體健康狀態完成捐獻,胡衛開始調整作息、改善飲食、加強鍛煉。在隨后的檢測中,他順利通過了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高分辨配型檢測和捐獻前體檢,并最終確定了捐獻計劃。
捐獻當天,經過4個多小時采集,胡衛在省人民醫院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對于未曾謀面的受捐者,他送上真摯的祝福:“希望你早日康復,好好生活!”
記者 汪輝 王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