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期間,也是學生消費高峰期,不少學同學選擇參加校外技能培訓、假期旅游研學、醫學美容等,省消協提醒學生群體,暑期消費過程中,要注意規避風險,避免掉入消費陷阱。
當前,注射類、激光類、皮膚護理等非手術類的“輕醫美”項目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擇“變美”的同時不要忽視“輕醫美”背后的醫療風險。
在選擇醫療機構時,要注意看機構資質。醫療機構應具備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診療范圍明確包含醫美項目。可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查詢醫生執業注冊信息,確認其具備執業資格。使用的藥品、醫療器械需符合國家標準,進口產品應有中文標識。按藥品注冊的需有藥品批準文號,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真偽。消費后切記索要發票(或收據),保留術前術后照片、溝通記錄、服務合同、醫師簽字單據等。
“醫美貸”“校園貸”亂象頻發,請務必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避免陷入負債陷阱。同時,消費者應充分認識到醫美服務的風險與危害,理性看待需求,審慎做出醫美決策。未成年人在接受醫療美容時,需經得監護人的同意或陪伴。
在旅游研學方面,省消協提醒,預訂民宿時,務必選擇正規官方平臺下單,仔細查看房源真實評價和商家信用等級。入住時,重點關注房源照片與實際是否相符,設施設備是否齊全且正常運轉,同時,了解民宿周邊環境,熟悉安全出口、消防設施位置。
對研學產品仔細甄別。應優先選擇有資質、口碑好的研學機構。簽訂合同前,認真閱讀合同條款,可對照5月19日起正式實施的《研學旅游服務要求》檢查合同。對于“高端研學”“名校交流”等模糊宣傳,可要求機構在合同中細化具體行程、活動安排等,避免“貨”不對板。同時,對同類研學產品進行價格比較,防止支付過高溢價。
暑假選擇培訓機構,要精準定位目標,咨詢真實用戶,綜合評估線上評價和意見建議,查看企業信用信息和企業官方網站和公眾號,線下還應實地考察。
深入考察師資力量和課程教材,警惕“包過”“包提分”等虛假宣傳和“名師”噱頭,看清合同收費項目和退費條款。技能培訓是時間和金錢的投資,應該理性謹慎選擇培訓機構。
消費過程中,如遇到消費侵權問題,可撥打12315熱線或登錄“全國消協智慧315”微信小程序進行投訴,也可通過其他投訴舉報渠道進行維權。
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