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交流合作會在鄭州大河村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作為上合組織媒體智庫峰會的一環,本次會議以“文明互鑒:構建文化交流的跨時空共同體”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媒體智庫代表,圍繞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展開深入交流。
本次會議由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首階段的交流合作會于遺址公園會議室舉行。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致開幕詞對來賓表示歡迎,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心主任唐煒率先發言,強調擔當文化遺產國際責任對推動地中海文明考古合作的關鍵意義。
隨后,吉爾吉斯斯坦和西北大學的學者代表分別立足本國背景與發現,講述了不同視角下的絲綢之路;烏茲別克斯坦學者代表則通過分析該國的費爾干納與康居國(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含今新疆北境)的關系,介紹了中國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間的歷史淵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梁法偉結合豐富多樣的河南實踐樣本,分享了河南在傳承和弘揚大河文明方面所做的努力與成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巍作總結講話。
與會嘉賓集體參觀了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實地感受這片承載仰韶文化的重要考古現場,為這場學術交流之旅畫上生動的句點。
本次會議緊扣上合組織媒體智庫峰會“弘揚‘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園”的主題,通過深入探討考古成果與文明交流傳承創新、文化遺產的多國協作保護利用及前沿技術應用等核心議題,切實推動了上合組織框架下的文明對話與遺產保護合作,為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注入了新活力。
記者 岳炎霖/文 周甬 李新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