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伏以后,熱感升級。來自省氣象臺的消息,未來五天,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并逐步與大陸高壓打通,河南大部晴好天氣持續,高溫則將趁機進一步加碼,鄭州市3日到5日最高氣溫達到39℃或40℃。配合上較高的相對濕度,部分地區體感溫度可突破50℃!
預報的最高氣溫是40℃,體感溫度怎么就突破了50℃?
河南氣象官方科普來了。
氣溫,一般指的是在百葉箱內測定的空氣溫度。百葉箱離地1.5米高,箱體置于開闊草坪,避免陽光直射、地面輻射和建筑遮擋(世界氣象組織統一標準)。此數據反映“自然狀態空氣溫度”,用于全球氣候對比。
體感溫度是指我們的身體與空氣接觸之后所能感知的溫度,主要受受氣溫(預報溫度)、濕度、風速、日照的影響。此外,還和個人新陳代謝、衣著、健康狀況和習慣等因素有關。
研究表明,夏季中午至午后(12~14時)柏油路地面與觀測站中草坪上方1.5米處的溫度差可能超過10℃。
體感溫度一定比預報溫度高嗎?
其實,濕度是雙向調節作用。高溫時,濕度是“火上澆油”的存在,如果相對濕度達到70%,在氣溫為33℃時,體感溫度為44℃;低溫時,溫度會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如果相對濕度達到90%,在氣溫為5℃時,體感溫度僅有1.2℃。
另外,風速具有“減熱”功能,風速越大,空氣流動越快,人體熱量的流失也就越多;相反,太陽輻射具有“加熱”功能,站在太陽底下直接暴曬下和樹蔭下,就有鮮明對比。
目前,部分省市已試點體感溫度服務(如廣州發布“氣溫37℃/體感40℃”),未來或整合濕度、風速等參數優化預報。
為更好應對高溫天氣,公眾除了關注高溫預報外,還可參考氣象部門提供的各類氣象指數預報。
桑拿天生存小貼士:
躲高溫時段盡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戴寬檐帽+穿淺色寬松衣,防曬霜可別偷懶。
別等口渴才喝!少量多次補水,尤其是戶外工作者;出汗多時喝點淡鹽水或電解質飲料。
中暑預警信號:
頭暈惡心、皮膚發燙、心跳加速?立刻撤到陰涼處! 濕毛巾降溫,喝含鹽飲品。若昏迷高燒→馬上打120!
吃喝冷知識:
冰箱拿出的食物放幾分鐘再吃,冷飲也別猛灌,小心腸胃“罷工”!
記者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