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融媒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栗璋鵬 文/圖
記者今日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8年中歐班列(鄭州)全年開行752班,累計貨值超過32.3億美元,貨重34.6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中歐班列(鄭州)飛速發展,正是這趟班列的順利開行讓不沿邊、不靠海的河南與“一帶一路”上的地區緊密相連。
網絡圖片
從每周“單趟對開”到如今“九去八回”,中歐班列(鄭州)已成長為國際貨運班列中的“佼佼者”,是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中歐陸上貿易的“黃金列車”。
2018年,可謂是中歐班列(鄭州)開花結果的豐收之年,隨著開行城市的不斷豐富,河南聯通“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
2018年5月18日,中歐班列(鄭州)支線中亞班列(鄭州—塔什干)正式開通;
2018年10月24日,北京時間22時,比利時時間16時,一列29輛滿載37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鄭州)從比利時列日駛出,萬里之遙的比利時列日從此通過鐵路與河南鄭州相連接;
2018年12月7日,中歐班列(鄭州)至東盟越南國際貨運線路正式開通,這趟中歐班列將一路向南經廣西憑祥口岸出境后,抵達越南河內。
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中歐班列(鄭州)構建了以鄭州為中心,輻射歐洲、中亞、日韓、東南亞的貿易“金三角”,將客觀存在的“區位”,打造成主觀存在的“樞紐”。
中歐班列(鄭州)從每月1班“起步”到每周9班“快跑”,從時速80公里到120公里,從500公里集貨范圍到1500公里集貨區域,從最初18天到如今最快12天即可抵達目的地,中歐班列(鄭州)運往歐洲的貨物從高檔衣帽、紡織品到汽車配件、電子產品、工程機械、醫療器械、飛機制造材料、煙酒小食品等1300余種,河南省外的貨物運量占到了80%,境外覆蓋24個國家126個城市。
通過高頻率的中歐班列和完備的國際陸港,鄭州擁有了連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
除此之外,中歐班列(鄭州)助推河南進出口口岸功能更豐富。在國務院批復設立“鄭州鐵路一類口岸”之后,河南又先后取得了“進口肉類口岸”、“全國郵政第四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口糧食口岸”等功能性口岸,鄭州也成為了內陸地區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
春節前夕,來自歐洲、中亞、日韓等國家的優質進口食品也搭乘著中歐班列(鄭州)走進尋常百姓家,如今在家門口中原人民也能享受到來自歐洲的純正味道,來自白俄羅斯牛奶、法國紅酒、德國鍋具、奶粉以及波蘭餅干、西班牙橄欖油等搶手“海淘貨”供不應求,全程貨源直采、冷鏈運輸,保證了質量可控,銷售平價,通過打造“年貨班列”,中歐班列(鄭州)今年可謂是圈粉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