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十一月三十小寒
2019年1月5日23:38:52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是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戊戌年也到了最后一個月——乙丑月。
所謂“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三個“九天”(冬至后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是整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候——而這三九之天,正在小寒。
詠廿四氣詩 · 小寒十二月節
唐 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節氣期間,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即使獲得的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便會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正因如此,有民諺曰: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小寒三候
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
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雁北鄉
小寒之日“雁北鄉”,
這個“鄉”是趨向,
北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
是為先導。
鵲始巢
小寒后五日“鵲始巢”,
喜鵲噪枝,
已經開始筑巢,
準備繁殖后代了。
雉始鴝
再五日“雉雊”。
雉是野雞,陽鳥,雊,求偶鳴聲,
這時,
早醒的雉鳩就開始求偶了,
早春已經臨近。
小寒節氣,為一年寒冷之極;但也在這極寒之時,春天的腳步越走越近。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常言道:“小寒大寒,冷成冰團。”這一天,人們總要吃些暖暖的美食,抵擋寒氣。可吃涮羊肉火鍋,烤白薯、糖炒栗子。
“小寒”節氣時也有民俗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