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注意!鄭州市進入流感高發期,防流感這些要知道

          2019-01-0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通訊員 盧煒舟 王小麗


          近段時間,打開微信,你會發現流感正在“肆虐”朋友圈,不僅寶寶們發燒咳嗽流鼻涕,不少大人也紛紛中招,吃藥打針,苦不堪言。這是因為鄭州和全國北方大多數省份一樣,進入了流感高發期。

          來自鄭州市疾控中心的流感監測數據顯示,進入2018-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季節,流感病毒活動水平繼續上升。我市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不斷攀升,本周流行強度為2.44%,高于前一周水平(1.66%),略高于2017年同期水平(2.36%)。流感樣病例標本中流感病毒陽性率為40.00%,高于前一周(22.50%),低于去年同期(85.00%)。目前,流感病毒亞型均為甲型H1N1,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出現流感暴發疫情的風險很高。

          流感患者需對癥治療

          來自河南省兒童醫院的統計顯示,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門診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開始增加,其中不乏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1月5日~1月6日,僅非急診全預約制的東區醫院呼吸科就接診了345位小朋友,而門診疑似流感樣患兒占比在兩成左右。

          據悉,和普通的感冒不同,患者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會出現發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等全身癥狀為主。大部分人會出現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伴有嗓子痛、干咳、鼻塞、流涕等。

          流感患者如果沒有并發癥,大多在發病3~4天后逐漸好轉,但完全恢復一般需要1~2周。嬰幼兒、年老體弱等抵抗力差的患者有可能并發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嚴重時可能致命。因此,流感患者不可大意。一般需要對癥服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空氣流動條件差、戶外活動減少致呼吸道疾病高發

          鄭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李鋒說,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都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加上近期氣溫下降,空氣干燥等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比前段時間有所增加。

          這是因為,冬季人們戶外活動少,出門坐車,家里和辦公室門窗緊閉,大家都在密閉的空間內,空氣流通條件非常差。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咳嗽時散布到空氣中的飛沫、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或接觸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等,導致人們患上流行性感冒。”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都是通過飛沫傳播,空間密閉、空氣干燥的環境,更加利于病毒傳播。此外,老人和兒童自身抵抗力較弱,也會增加患流感的幾率。

          預防流感,你需要知道以下幾點

          流感是冬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全人群易感,疾病負擔嚴重。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癥病例,29萬~65萬人死亡。流感主要發生在65歲及以上老人、5歲以下(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以及具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因此,預防流感至關重要。

          預防流
          感,這些要知道



          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流感流行季節,預防流感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你還必須知道:

          ·勤洗手。

          特別是飯前、飯后、外出回家時;洗手時間最好不要低于20秒;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勤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0分鐘,不少于2次。

          ·勤消毒。

          家里如果有出現流感樣癥狀的病人,要做好消毒,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15分鐘。

          ·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

          ·盡量不接觸病人。

          如必須接觸,一定要戴上口罩。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黃修成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