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視頻▲
3月9日,社會學專家、教授李銀河做客鄭州松社書店,解讀人生哲學與生活之美。
李銀河主攻婚姻家庭、性別和性等研究領域,曾因她的前塵往事和研究觀點一次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退休后的她,隱居海濱六年鄉,上午寫作,下午看書,晚上看電影,關注點從社會問題轉向個體精神生活,她戲稱退休后是在構筑自己的“瓦爾登湖”。
六年思考的精華便是《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本書的著眼點從宏觀社會轉向個人存在,收錄了她對人生本質、交友之道、生活方式、藝術與閱讀等問題的思考,呈現了一位女性主義者獨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超脫但不避世的人生視角。
她曾在在發布會上說,這些“竊竊私語”式的文章是為自己寫的,像蒙田說的,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就愿意自說自話。當然,她也希望能給大家在迷惑中帶來一點頓悟,在悲傷時帶來一點欣慰。
“我最心儀的生活是梭羅那樣簡單的生活。如果心地單純,世界就是一個簡單的世界;如果心思復雜,人生就是一個復雜的人生。”李銀河表示,想要過簡單的生活,需要人天天修行。
李銀河說,人年輕時,苦于參不透,所以一心探索真理。每每想到宇宙浩瀚無垠、生命渺小偶然,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世間萬物從宏觀上看都沒有意義。所有的意義都在于對當下事情的感受和行動。所謂的真理就是我們存在的真實狀態。平靜和自信正來自于對自己靈魂和肉體的誠實面對,照原樣接納它、善待它,過一個清醒而快樂的人生。
《我們都是宇宙間的微塵》一書體現了李銀河現階段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和曠達超脫的內心追求。
你我皆微塵,如何度一生?
正如李銀河所說,一個人無論是平凡的還是不平凡的,只是自自然然地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去生活,這是最省力且最快樂的人生選擇。
◎ 作者介紹
李銀河,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家庭婚姻、性別與性。業余寫作小說、隨筆和詩。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人之一。
《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
精選文摘
1.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中充滿了詩意,他不必寫詩也是一個詩人。
2.
要想讓愛情持久,須經提純過程。要不斷地祛除雜質,只保留最美好的情愫。所謂雜質即所有負面的情緒,如嫉妒,計較,比較,怨恨;保留下來的只有正面的東西,如歡喜、欣賞、溫柔、熱愛。
3.
愛是人間最有趣的游戲,是兩個高智商、心靈極為敏感、靈魂豐富有趣的人之間的游戲。所謂愛,就是對對方的靈魂不斷地叩問。
4.
獨處使生活值得一過。獨處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最舒適的生活方式,最少困擾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容易得到快樂與平靜心境的生活方式。
5.
把生命比喻為春夏秋冬輪回更替都是太過慷慨了,它更像是朝生暮死的蜉蝣,像太陽一照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朝露。想到這里,馬上會產生失重感,好像一百多斤的肉身瞬間變成一粒微塵,完全沒有了重量。人的一切變得無足輕重,荒誕不經。
6.
愛情是一場內心中的風暴,是人腦中的風暴,它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迷戀、迷惑、著迷。它能是一個什么樣的錯誤呢?也許他所愛非人,也許他心中的他是夸張的,完美化的,甚至是偏離真相的,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錯覺,一個錯誤的認知。但是他愛上他這件事本身卻不是一個錯誤。
7.
激情的浪漫之愛是一種特權,它只屬于懂得愛和會愛的人,它只以懂得愛和值得愛的人為對象。它一旦發生,就可終身受用,無論愛的對象逝去了,還是對這愛渾然不覺。因為愛一旦存在,就是實在的,自身圓滿的,可以享用的。
8.
一個人無論是平凡的還是不平凡的,只是自自然然地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去生活,這是最省力且最快樂的人生選擇。
9.
人在哪里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純度。人可以生活在大城市、小城鎮或者鄉村,生活在隨便哪個國家,這些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生活內容之純粹與美好。
10.
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應當有一個直取核心的態度。在世上萬千事物中只要那個最實在的東西:吃東西就吃自己最喜歡的;住房子就住那個最舒適的;交朋友就交那個一起呆著最舒服的;戀愛就愛那個動了心的。直取核心的態度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態度,要活就活個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真哭真笑,真苦真甜。絕不在虛頭巴腦的事情上浪費生命。
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