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不是一場戰斗,而是一場屠殺,而我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 這是冬呱的第?194?期原創 -
//////////
最近姚晨主演的熱播劇《都挺好》看得人焦頭爛額,已經成家立業的蘇家三子女交集與焦慮來源于一處:如何贍養寡居的父親?
爭議中心蘇大強,有自己的養老打算,他最想飛到美國和大兒子住,但是大兒子適逢失業,連自己小家都負擔不了。赴美計劃失敗后,蘇大強將養老問題拋給了三子女。
《都挺好》劇中的父親蘇大強
老大明哲自動攬下大家長的責任,想給父親換新房、請保姆,可這樣做就得委屈老婆孩子。在他沒做到的情況下,還時不時指責老二、老三沒好好對父親盡孝。
老二明成從小受盡母親寵愛,啃老惡習難改,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一大半都花在了他身上。除了大哥,其他人都認為他應該贍養老人,但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他心里盼著送走父親。
小女兒明玉,18歲起就沒問家里要過一分錢,早已和父母協商好以后也不用她養老。但在大哥的勸說下,她也要負擔起老人的生活。
養一個老人,真是折騰壞了三個收入不低的子女。
如何更好的養老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傳統的中國文化講究天倫之樂,承歡膝下,一家老小聚在一起,才是標準幸福生活的模樣。
但是,現代中國養老并不止這一種形態,近期冬呱跑到浙江,拍攝了居住在一個別墅內的抱團養老。
一切,似乎看著很美好。
?
出租500平大別墅
??Villa for rent??
2016年,朱榮林患了膀胱癌,手術后整天窩在沙發里嘆氣。他和老伴王桂芬住在500多平米的三層別墅中,70多歲的兩位老人吃飯常用速凍餃子對付,公路對面的村莊面臨拆遷,夫婦倆連麻將牌友都找不到。
?
別墅的主人:王桂芬和朱榮林
2017年7月,受不了冷清的夫妻在報紙上登了一則“招租啟事”:想找幾對老人抱團養老,要求: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有生活自理能力,經濟上不能太計較,另外,只能招家住杭州的,周日要把房子騰出來。經過篩選,面試,他們選擇5對老人入住。
?
這里朝南的房間月租金1500元,其他朝向的1100元,每間自帶獨立廁所和淋浴房。王桂芬夫婦把房租拿來,用于支付聘請的三個工人的工資,廚師每天做兩頓飯,工資每月2000元,修建草木的園丁2000元,保潔阿姨每周打掃兩次1200元。
?
空氣好、房租便宜、飯菜新鮮便宜、有人作伴,是房客來到這里的四大理由。
?
別墅里的小菜園
這一年半時間里,有人到來,也有人離開,現在這里還有9個老人,繼續進行著和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的養老實驗。
?
別墅里的大多紛爭均和“錢”有關。有人去隔壁鎮買菜,要報銷三元公交費,有人就不樂意,“那我開車去買菜的剮蹭要一兩千,給報銷嗎?”
?
最初是按天計算飯錢,有人提出對只吃一餐的人不公平,王桂芬把規矩改成按吃飯次數來結算。
?
王桂芬和朱榮林在記錄今天買什么菜
一次做了一條魚,有些人動作快,把好的夾走了,其他人就心里不舒服了。有了前車之鑒,元宵節那天晚飯有一條甲魚,一般情況下會整個燉湯,但他們還是選擇分成了9塊,每人一塊公平一點。
結伴而居
??Live together??
因為老伴去世,今年71歲的王荷花,是這棟房子里面唯一的單身,她丈夫生病那幾年,她身體被累垮了,沒有辦法幫自己的女兒照顧孩子。但是如果住在女兒家,不照顧他們,又覺得虧欠,所以抱著不愿意麻煩孩子的心理就搬來了這里。
一個人出門吃飯的王荷花
目前只有她的房間是沒有獨立衛生間的,所以價格最便宜,因為兒子做生意不順利,她把自己的錢陸續都給了兒子,現在靠自己的房租和退休金維持生活。
?
四人麻將是每天固定的活動。房東大姐在招住戶的時候,還有一個要求是要會打麻將,王荷花打得不好,總是輸。
?
“有錢的時候,不計較這點小錢。現在沒錢了,就在意。”
?
元宵節那天,王荷花叫來了朋友賀美麗來這里體驗抱團養老,合適的話她也能來住。
?王荷花和她的小姐妹賀美麗
賀美麗目前也是一個人住,因為老公去世了,也沒有子女,自己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看著爸媽走了,5個哥哥姐姐也走了,現在就剩下她一個了。
?
兩年前,賀美麗在家擦洗空調一不小心摔下來了,三個高凳摞的那樣高,凳子倒了折住了腰,她摔倒在地站不起來,一動就疼得厲害,就躺在地板上躺了五天,靠旁邊桌上放的點吃的維持了下來。
?
賀美麗覺得,抱團養老的形式比較適合像他們這樣,一個人的。但是來這里體驗了下,賀美麗還是決定再考慮一下。她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等到了八十多,自己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她就去養老院了。
獨自坐地鐵的賀美麗
王荷花也在養老院報名排隊了,因為年齡限制,她得等到80歲以后才能去養老院。在這之前,她希望自己找個伴,未來去養老院的時候,能有個伴一起去。
?
這里的幾位老人大多有一個共識:等自己再老一點,照顧不了自己的時候肯定會離開,在這里是為去養老院做點準備。
直視衰老
??When we face aging??
生命前方,是無盡的衰老,我們筆直地跌落進去,別無選擇。
看著窗外的朱榮林
?
美國暢銷書《最后的告別》給出了一組非常可怕又具有普適性的數據:
從三十歲開始,人們跑步的長度和速度都趕不上過去;四十歲左右,大腦的處理速度就開始降低;五十歲,骨頭以每年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六十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二十歲年輕人的1/3;到八十五歲,40%的人都患有教科書所定義的老年癡呆。
?
老年不是一場戰斗,而是一場屠殺,而我們,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
盼著一夜長大、盼著返老還童,唯有年老的狀態讓人心生恐懼。所以養老問題成為懸在每個人心頭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一起過元宵節的老人們
如何老有所依?抱團養老、依傍子女、住進養老院,還是獨自生活?
?
我們辦公室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后發現,盡管衰老無可避免,但怎么也不想就這么把自己的人生交出去,任由別人安排如何過好每一天,哪怕是至親至愛的孩子。
?
理想的老有所依的老年生活,并不是去依靠子女來完成生命的延續,而是能夠依靠自己年輕時的所得,在熟悉又舒適的環境中完成生命的謝幕。
抱團養老的“陌生人”
?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存錢、鍛煉身體,養老尚且遙遠,起碼先保持經濟獨立,痛快生活。
━━━━━━━━━━━━━━━━
昨天,呱妹建了個夸夸群
群里每一個人都全天候24小時在被夸
你,想被夸嗎
你,想膨脹嗎
你,快掃碼!
導演&后期?/?李江
攝像?/?麻子正 李江
編導&文案/?石云杰 張怡
制片人/?孫娟 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