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晚報》聯合《洛陽晚報》等發起四城聯動 赴美祭奠長眠海外的中國飛行員

          2019-05-1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美國當地時間11日晚上10點鐘(北京時間12日中午12點),當記者乘坐的飛機穿過太平洋,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國際機場落地,加上中間從達拉斯轉機的時間,剛好過去18個小時。

          70年前,年僅21歲的洛陽青年趙光磊,23歲的登封青年劉鳳瑞,和空軍軍官學校的同學們乘船橫渡大西洋,用了將近100天的時間才到紐約。

          1942年到1946年,在訓練事故中遇難的他們被安葬在埃爾帕索這個邊境小城,已經距今70多年。如今,記者跟隨2019中國空軍家屬赴美祭拜團來到埃爾帕索,重新沿著這群抗戰空軍飛行員當年的足跡,打開那段塵封70多年的歷史。

          四城聯動,共同關注

          4月19日,洛陽晚報以《這名洛陽男兒已在異國長眠76年,我們想為以身許國的他“尋家”》為題,為抗戰時期在美國受訓而犧牲的洛陽人趙光磊尋親;4月22日,在熱心讀者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趙光磊的堂弟趙廣畢。

          4月24日,鄭州晚報鄭州客戶端以《@所有鄭州人:你認識劉鳳瑞嗎?他,登封人,是一位長眠美國73年的飛行員》為題,報道了尋找長眠海外70多年的劉鳳瑞尋找家長的消息。

          隨后,《平原晚報》、《南陽晚報》、中原網等省內媒體加入進來,幫助更多長眠在埃爾帕索布利斯堡國家公墓的飛行員們尋找他們的家人。

          4月24日下午,鄭州客戶端的報道就有了回應,劉鳳瑞家人找到了,他的家在登封市告成鎮告成村。他的侄子劉雙圈已經65歲。劉雙圈說,聽父親說過,劉鳳瑞是大學生,大概是1922年出生,因為一直上學也沒有結婚。1941年美國開始加大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協助中國培養空軍飛行員。正在讀大學(劉雙圈家人現在不知道當時劉鳳瑞上哪個大學)的劉鳳瑞毅然從軍,于1945年考入空軍軍官學校并赴美訓練,犧牲時,才23歲。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經有26名飛行員的家人找到他們思念了70多年的親人。 這些飛行員的后人們在致力于尋找戰爭失蹤者的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的幫助下,大家決定5月11日到美國祭奠自己的親人。

          臨別送行,感人一幕

          北京時間11日下午2點,在位于上海市的浦東機場,記者將和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及部分飛行員的家人們,一起從這里啟程,先乘坐13個小時的航班到達拉斯轉機后,再到緊鄰墨西哥的美國邊境小城埃爾帕索市,開始此次的祭拜活動。

          在浦東機場,除了本次赴美的成員,又有專門聞訊趕來送行的人員。今年64歲的張新德已經在美國定居了20多年了,這次回家探親的他專門從浙江趕來送行。在機場,他把身上全部的551美元都捐贈出來,希望為此次活動盡一份力。他說,今年3月的時候,他在美國舊金山就曾看到過李安女士舉辦的“中美空軍聯合抗戰圖片展”,也從那次開始,他了解到了這段歷史。

          張新德說,他的父親叫張本厚,是我國最早一代的電聲專家,抗戰時期是一名空軍,新中國成立后還參與組建了中國最早的雷達部隊。當在舊金山的圖片展上了解到這些長眠在美國的中國空軍,他當時就捐贈了200美元,這次更是把身上所有的現金傾囊掏出。

          另外一名送行者是卓衛敏,她是長眠在美國的空軍飛行員卓志元的親人,她專門給大家帶來了蛋糕為大家送行。

          本次從國內出發的飛行員家人有11人,分別來自5個家庭,他們分別是長眠在美國的飛行員閭儒香、高銳、白致祥、李益昌、范紹昌的家人。另外,還有3個家庭的成員從美國直接趕往埃爾帕索參加本次活動,他們是飛行員李嘉禾、韓翔和卓志元的家人。

          這8位抗戰飛行員的16名家人,以及志愿者、當地華人社團、媒體等,將共同參加美國當地時間13日的祭拜活動。

          “走進歷史,緬懷長眠海外的他們”

          北京時間11日下午5點鐘,祭拜團的15名成員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發,經過13個小時上萬公里的路程,于美國當地時間11日下午5點多抵達美國城市達拉斯。

          在達拉斯的海關,這里排隊等待入關的游客很多,他們大部分是持B1、B2類的旅游簽證,而在另外一條通道,當工作人員了解到記者本次赴美采訪的目的,很認真地在簽證上蓋下了章準許入關。美國當地時間晚上8點多鐘,我們一行人繼續登上下一趟航班,這次的目的地是埃爾帕索市。

          當我們到達埃爾帕索國際機場的出口,飛行員李嘉禾的家人李安女士以及飛行員韓翔的家人郭真已經在這里等待我們多時。在這里,大家如家人般熱情地擁抱,之前一直在“葬美空軍后人群”里交流的大家,今天終于得以相見。一行人從全國各地趕赴到萬里之外的這個邊境小城埃爾帕索,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這些長眠美國70多年為國捐軀的飛行員們,聽到來自家人遲到了數十年的呼喚:祖國的親人們來看你們了!

          美國當地時間12日凌晨,盡管第二天還有眾多行程,但大家仍很激動。“我們住的酒店離布利斯堡國家公墓車程只有10分鐘。”從美國加州趕來的李安前一天下午已經提前去了公墓。她說,她看到這些中國空軍的墓碑前又多了一些花,應該是知道了這件事的當地華人獻上的。

          尊敬的讀者,因為埃爾帕索市的時差和北京時間相差13個小時,等您13日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正在公墓準備第二天祭拜的事項。記者會將每天的行程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歷史,走近這些長眠海外的老兵。


          洛陽晚報記者 李礪瑾 文/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安學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