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起運先生(左二)等人在林州龍泉寺舊址尋碑
在高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聲浪中,常聞油畫本土化的諸多議論,很是熱鬧。近年我被書法魅力所吸引,沉迷于其中而不能也不愿自拔。書法的實踐與書論的補習,讓我感悟良多。
在我國古代東漢時期,有一位名聲赫赫的河南人、文學家與書法家— 蔡邕,他早西方塞尚、康定斯基近兩千年闡述藝術抽象的本質。他在論述書法九勢時說:“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這里有三個關鍵詞:自然、陰陽、形勢。自然是指書法藝術的源泉, 陰陽是指藝術構成的諸多對立統一的元素,形勢是指藝術的韻律。用今天的話語說是,書法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各種陰陽元素,經過人們編制釀造,形成書法的韻律,產生藝術的審美。
與鮑建明先生(前)在羊頭山石窟
當我們馱著油畫工具、撐起畫布、面對大自然時,眼前看到的,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天地萬物之造化都是我們釀造人類心靈審美的媒介,我們全力將這些客觀物象抽象成各種陰陽元素,諸如:黑白、粗細、長短、明暗、方圓、曲直、正斜、寬窄、干濕、疾澀、疏密、枯榮、強弱、軟硬、輕重、緩急、剛柔、虛實、開合、避就、肥瘦、顯隱等等,以及色彩中的濃淡、純混、冷暖……
爾后,將這些陰陽元素任情恣性、隨心所欲地編織或譜寫成無限可能的與人類精氣神相關聯的韻律—形勢,產生無限可能的審美,諸如:甜美、苦澀、壯麗、暢達、淋漓、深重、蒼茫、莊嚴、輕盈、慵懶、振奮、平衡、險絕、妖艷、樸厚、穩健、飄逸、散淡、嫵媚、剛健、老邁……當然是視覺的, 也是精神的。一張畫,有韻律在,具象和抽象與否,重要嗎?
與牛義明先生在鄉村午餐
實在說,中國書法除了沒有涉及色彩問題之外,涵蓋了人類全部的審美內容,甚至比西方人更加深刻和精微。且看唐代書法大家孫過庭在其《書譜》中描述書法前賢鐘繇、張芝、王羲之的書法藝術:
“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與李海(左二)先生等人在沁水縣途中
古人對藝術與自然之關系和對藝術本質的理解和感悟遠遠高于今天的我們,如此美妙, 如此深刻。
油畫具象,因為具象的塑造,用去了畫家很多的心思與時日。謝赫的六法中,應物象形和隨類賦彩是具象描寫之謂。而六法之首是氣韻生動!如果我們在風景寫生中對具體景物的描繪時,不能在心靈中運用陰陽元素釀出一種審美的形勢,即韻律感,那么這種具象描繪,可以說失去了寫生意義,大量的寫生失敗,皆因沒有找到視覺的韻律感。
再說,人體繪畫。它是西方油畫教學的高級課程。人體藝術是西方美術的精髓,至高的審美境界。自古希臘羅馬以來,人體是西方人審美的主要載體,安格爾的《泉》,歌頌少女的清純;羅丹的《思想者》塑造男性深沉與剛毅的力量;馬約爾的《地中海》,洋溢豐碩與肥美……人體藝術作為西方美術的主要語言,講述神話里、人世間故事的同時,滿足人們對諸多審美的需求。
一方水土
150cm×178cm
亞麻布油彩,2006
在東方,書法藝術是人們審美的主要形式。
清末書法家周星蓮說:“字有筋骨、血脈、皮肉、神韻、脂澤、氣息,數者缺一不可。不論真楷行草, 皆宜講究。”
他講的這些,全是人的元素,生命的元素,這是西方人體藝術通過體積、空間、色彩等技能,以具象的方式所追求的目標。我們的祖先沒有玩人體藝術, 但對于人類生命的力量、欲望和美麗, 感悟之透徹, 體驗之精微, 表述之神奇, 極為了得! 而且其形式局限在有限的漢字筆畫的抽象書寫中, 這一筆一畫負載著人生的理想與情懷、品質與人格, 乃至歷史與文化, 如此深重! 怪不得, 兩千多年來, 歷代書家為握筆、運筆、墨色與工具是那樣斤斤計較,甚至爭吵不休,“書也者,心學也”!(劉熙載)
“與天為徒,與古為徒,皆學書者所有事也”(劉熙載),用今天的話說: 一手伸向生活, 一手伸向傳統, 是藝術家一生的大事。我常想, 假設, 在我童年時期, 能得到很好的書法藝術教育,純凈的童心里的藝術靈性早早得以開悟; 假設, 在我就讀美院的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其教育模式不是西方的, 不是蘇俄的; 假設, 我的造型色彩表現方法一直沿著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 并深得書法藝術精髓的催化,我的藝術觀、審美觀、造型觀,一切都將是東方的, 中國的, 我的現狀會如何? 可惜,人生沒有假設, 過往已經成為歷練, 我們需要的是對中國文化的補習, 對中國各類藝術的研究與繼承。確認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場,油畫家在這方面顯得更為迫切與重要。
林語堂先生說:“一切藝術的問題,都是韻律的問題。”書法如此,繪畫如此, 油畫亦如此。有朝一日, 人們能夠敏銳地看到中國人的藝術靈性極致的, 不僅僅只有古老的書法, 還有當今“與古為徒” 的經歷了中國文化洗禮的油畫家創作的油畫作品。
山泉?
?260cm×120cm?
?亞麻布 油彩2013年
《與古為徒》
曹新林油畫與書法
曹新林 著
尹紅 主編
河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