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全市支路背街將分步實施改造提升,今年計劃完成200公里管線入地任務,市人大常委會就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專題詢問

          2019-08-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高水平服務保障民族運動會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來,我市以“迎民族盛會 慶七十華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為契機,扎實推進以“路長制”為抓手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如今,已8月底,在城市精細化管理進程中,鄭州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28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就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情況開展專題詢問。2個小時,9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給出12個問題,對我市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逐一詢問。

          對全市支路背街分步實施改造提升

          柴栓慶委員:市政府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副市長吳福民:近年來,我市以“路長制”為抓手,扎實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城市形象明顯改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我市的主要做法是,升級市政道路改造力度,強化施工圍欄和保通路建設管理,提高清掃保潔標準,推廣使用新型環保渣土車,增加窨井改造科技含量,提升公廁建設管理水平;在生活垃圾分類、建筑垃圾清運管理和處置、交通秩序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和亮化整治提升工作中聚焦“全過程”;對全市支路背街分步實施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整潔靚麗、暢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精品示范街,加快推進架空線纜入地改造,全面提升主干道綠化水平;加快制訂鄭州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白皮書》,全面實施《“路長制”工作導則》。

          下一步,將推動機制轉變、重心下移,夯實城市管理基層基礎;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補齊城市發展短板;規范城市管理秩序,著力解決差、亂、臟、軟城市弊病;加強頂層設計,奠定城市管理規劃和法治基礎。

          市區共施劃非機動車停放點約3500處

          李艷委員:為提升市容市貌,確保城市干凈整潔,請問市城市管理局在治理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李雪生:制訂下發《鄭州市關于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鄭州市人行道非機動車泊位施劃導則》等配套管理考核辦法,落實好“門前四包”。按照“控總量、貼標簽、設禁停、嚴考核”的原則,強化停放區域管理和破損車輛清運,并將總量由60萬輛壓縮至32萬輛。市區共施劃非機動車停放點約3500處,可供近60萬輛非機動車停放,并在重點路段設置共享單車禁停區123處。目前通過考核核減兩個品牌單車各5000輛,并清理破損車輛4.3萬輛。

          全市已注冊2萬余名交通安全志愿者

          姜朝紅委員:市公安局在交通秩序整治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市公安局副局長張保:今年以來,市公安局嚴查機動車和渣土車、水泥罐車等重型貨車交通違法行為,共組織開展專項行動50余次,取得很好成效。同時,在四環區域內及環保限行區域的24個出入市口增設電子抓拍設備,建設22處自動抓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設施,推行貨運車輛電子通行證系統。采取可變車道、合理調整車道設置等措施,對600余處道路交叉口進行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提升,設置綠波帶涉及道路100余條。全方位開展文明交通宣傳,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冊2萬余名交通安全志愿者。

          全市已發放網約車運輸證21425個

          崔正明委員:市交通局對網約車是如何監管的?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翟政:我市發布實施的《鄭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車載終端設備配置指引》,為解決全國各地網約車安全營運難題提供了鄭州經驗。目前共有21家網約車平臺在我市取得經營許可,全市已發放網約車運輸證21425個、網約車駕駛員證22064個。市交通局多次組織到網約車平臺公司進行調研,并通過約談等多種方式,督促平臺企業停止接入不合規車輛,對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核減,積極辦理車輛、人員的許可,規范平臺接入協議內容和乘客信訪投訴工作流程。

          違規施工或將被清出鄭州建筑市場

          李國立委員:市城鄉建設局對建筑工地的管理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城鄉建設局局長梁遠森:在嚴格貫徹執行建筑工地施工“8個100%”標準的基礎上,要求每個施工工地的生產區、生活區和辦公區要三區分離,不能混在一起,嚴禁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文明施工安全措施經費要專款專用。所有施工工地都要達到省市級的文明工地創建標準,嚴格履行行業監管責任,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盯緊企業主體責任。對違反相關規定的施工工地,將分別對責任企業和個人進行處罰,采取通報、警告、罰款、上黑名單、停止業務,直到清理出鄭州建筑市場。

          去年以來中心城區新增游園811個

          楊彥峰委員:市園林局在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過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園林局局長辛紹河:市園林局編制完成了鄭州市綠道連通提質規劃、“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三年建設規劃和郊野公園專項規劃。在中心城區強力推進800個公園、微公園和小游園建設,去年以來共建成811個,在城市外圍大力實施系列郊野公園和生態保遺公園建設,在路網沿線全面啟動鐵路沿線五項整治工作,新建綠地3896萬平方米,連通綠道530公里。三大公園拆圍見綠試點工程推進順利,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100%機掃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迅速推進,城市面貌有了新提升和新變化。

          今年計劃整治提升老舊小區1033個

          王志委員:市房管局在物業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局長趙紅軍:市房管局全面加強物業管理行業監管,建立培訓制度,定期組織物業管理工作業務培訓,提高物業服務人員從業水平和物業管理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建立“智慧物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有400多家物業企業、500多個物業項目加入使用,平臺累計覆蓋30多萬個家庭,活躍用戶35萬人以上,啟動《鄭州市物業服務標準》制定工作。落實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長效機制和物業管理責任。同時推進老舊小區整治提升,今年全市計劃整治提升老舊小區1033個,目前已完工9個,正在施工416個。

          我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已穩步開展

          徐笠委員:市城鄉建設局在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方面是如何推進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城鄉建設局局長梁遠森:2018年12月17日《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2019年又出臺《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財政補貼申領辦法》,完成了加裝電梯頂層設計。市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建立了“業主自主協商為主、社區組織調解為輔、基層調解組織參與、區級職能部門提供技術咨詢”的多層次協調機制,并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目前,我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已穩步開展。

          今年計劃完成200公里管線入地任務

          張福清委員:市城市管理局在餐飲油煙治理、管線入地和公廁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李雪生:在餐飲油煙治理方面,市、區分別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據辦事處、社區區域劃分,定人定責。目前,全市已有28932家餐飲服務場所加裝了油煙凈化裝置,安裝率98.3%。

          在架空管線入地方面,今年計劃完成200公里的入地任務,并針對架空線纜、線纜線盒箱體問題同步整治。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架空通信線纜入地176公里,建設通信管道111.3公里。

          在公廁建設方面,目前,市區2120座公廁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免費開放。嚴格按照省會城市每平方公里4~7座公廁設置,今年計劃新建公廁393座,在建234座,完工40座。


          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帥 董艷竹 文/圖

          分享到: 編輯:胡成玉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