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從歷史中走來 民族體育在交融中走向繁榮

          2019-09-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報道版面

          擂起大鼓喊著號子,隊員們劃水動作整齊一致,數條龍舟在水面上疾馳,激起的浪花沿著船舷向外翻滾……

          這是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龍湖水上基地的一幕,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龍舟賽正如火如荼。

          或許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某地,也舉辦過一場盛大的龍舟儀式。其中一個觀眾對此印象深刻,便把這一幕鑄上銅鼓。

          兩千年后的今天,在鄭州舉辦的“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上,一幅“羽人競渡紋”拓片再現了中國體育史上這一瞥。

          9月11日拍攝的展品“侗家樂”

          “中國歷史上第一件記載體育比賽的獎杯,出土于平頂山”

          拓片上水手劃槳動作整齊,頭上兩根長羽迎風飄逸,船頭一人手持長桿專注指揮,魚、鴨同戲水中。整張拓片動感十足,如有號聲穿越時空而來。

          “這是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漢代銅鼓上的一件拓片,展現的是古人在某項重要儀式上劃龍舟的場景,與現代龍舟極為相似。”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說,很多民族體育運動發源于先民的生產、生活實踐,都有據可考。

          為紀念先賢、祭神祈福或驅邪避災,中國南方眾多居于江河湖畔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都有賽龍舟的習俗,將舟船裝扮成龍形,以鑼鼓、吶喊助陣。

          本次展覽共有兩百多套精美的歷史與民族文物,配合多項數字化多媒體技術手段,講述了一些民族體育項目的前世今生,展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繁榮史。

          在展覽入口處擺放著一件造型精美、結構完整的青銅簋(古代食物容器或禮器),內鑄74字銘文記載了約三千年前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件記載了體育競技比賽的獎杯,出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的應國墓。”鄭茜介紹,柞伯當時獲得了射箭比賽的第一名,他用周康王獎勵的銅板鑄造這尊青銅器,堪稱中國體育獎杯之祖。

          9月11日,市民在文化展上參觀

          本屆運動會很多項目都可從這些文物身上找到最初的面貌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著悠久的體育文化發展史,產生過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伴隨著各民族間的交融,一些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項目不斷被其他民族廣泛接受,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財富”。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多組少數民族秋千模型雕塑,包括維吾爾族的“沙哈爾地”、土族的輪子秋、苗族的八人秋等。尤其是土族的輪子秋,造型與現代一些游樂設施非常相似,令觀賞游客嘖嘖稱奇。

          秋千,相傳由中國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最初只是雙手抓著繩子悠蕩,傳到中原后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秋千,再到后來被多個民族“玩”出了新高度。

          “傳說秋千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山戎的軍事訓練項目,由齊桓公討伐山戎后帶回中原,經各地不斷改良后風靡全國,更在周邊民族地區演繹出豐富的多樣性。”鄭茜介紹,秋千的軍事作用隨后逐步淡化,娛樂和表演屬性更加突出,造型也更豐富別致,從一個人玩發展到多人一起玩。

          飛蕩的秋千兼具趣味性和觀賞性,隨著群眾參與度的不斷提升,秋千項目逐步具備了列入競賽項目的基礎。1986年,秋千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參賽隊伍越來越龐大。

          和秋千一樣,從195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納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競賽和表演項目。

          本屆運動會共有17個競賽項目和194個表演項目,很多都可以從這些文物身上找到它們最初的面貌,探尋千百年來是如何在交融中走向繁榮。

          “這些文物證明中國的民族體育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每一個項目都承載著深刻的民族記憶,其中所承載的體育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構成了傳統體育走向世界擁抱未來的意義、出發點和靈感來源,當然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鄭茜說。(新華社 文/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劉德華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