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漸行漸近,高中育人方式也將迎來新改革。
1月10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今后,河南將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
《實施意見》明確規定,我省將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
為切實提高校長和教師的新課程實施能力,我省將組織開展全員培訓。同時,圍繞新課程改革,全省計劃遴選200所普通高中省級示范性教學創新基地學校,圍繞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環境創設、教學方式改革、課程資源開發等進行研究與實踐,開展校長、教師掛職交流和跟崗學習,對口幫扶薄弱高中。
藝術、體育、實踐課程要開齊開足
今后,普通高中要按照課程設置要求,合理安排三年各學科課程,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和理化生實驗等課程。
各地各高中要采取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措施,將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落實到教育改革與教學實踐中,轉化為教師可執行、學生可接受的教育教學設計和行動方案。
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設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供學生選修。鼓勵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促進普職融通。
普通高中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為適應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省普通高中要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各地要指導學校制定選課走班指南,開發課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統,構建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
學校要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類分層設計可選擇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要加大班級編排、學生管理、教師調配、教學設施配套等方面統籌力度,為走班教學提供保障,探索行政班和教學班并存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
推進育人方式的改革,必然需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未來教育將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
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
新制度如何落實保障?新政規定,全省要完善普通高中教學管理規范,加強課程實施管理,建立課程實施監測制度,落實校長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建立與選課走班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構建行政班與教學班、班主任制和導師制有機結合的班級管理制度。
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嚴禁組織有償補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減少高中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加強考試數據分析。嚴格學分認定管理,對未按課程方案修滿相應學分的學生,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
不僅如此,我省將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嚴禁炒作升學率和高考狀元。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招錄取參考
為深化考試制度改革。我省要逐步建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考試評價制度,學業水平考試、高校招生考試均以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國家教育教學相關文件為依據。
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外,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其他科目均實行合格性考試,由省教育廳制定統一考試方案。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選考科目考試內容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
我省要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高校要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研究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學生發展指導課程納入必修
為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我省要制定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意見,指導學校開設覆蓋三個年級的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并納入必修內容。
普通高中要明確指導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
高校要以多種方式向普通高中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提供咨詢和幫助。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社會資源,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