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慶輝 ?方寶嶺
3月23日,是高新區本土火鍋小胡同前門涮鍋恢復堂食的日子。正午時分,記者到店采訪,店門口站著兩名工作人員,一個負責測溫登記,一個正在為顧客擠手消。進入店內發現桌椅擺放的松松散散,間隔均在一米以上,清潔消毒的標識隨處可見,還有應有盡有的公筷公勺。一樓大廳原本四人的臺面,只坐了兩位顧客,對面不迎面,正錯對臉就餐。二樓的包間以往可以坐九人十人,現在都被限制到四到五人……
“3月19日下午,我們就接到了鄭州市餐飲店有序恢復堂食的通知,既興奮又緊張。兩個月沒開門營業了,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開門是一件很謹慎的事。”據小胡同餐飲負責人謝家有介紹,之所以沒有在20日那天開門營業,這三天里,除了對店面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店里還制訂了一整套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并提前進行了顧客進店堂食程序演練,確保萬無一失。
據了解,小胡同全體員工上崗前嚴格準守間隔程序評估身體狀況,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員工在崗沒個兩小時就要進行洗手消毒,每日餐廳消毒次數不低于三次,餐廳通風時間不低于三小時。服務員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與顧客保持4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顧客用餐結束后,餐桌座椅將進行全面消毒,杜絕安全隱患。每餐段結束后,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店面全面消毒。
“石楠路店的接待能力為160位,現在,我們把人數限制在80人。全部采用線上預約,手機端點餐。”店內堂食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餐品種類質量不減。銅鍋涮氤氳著的煙火氣、鮮紅的羊肉卷、秘制的芝麻醬……這一切都昭示著這個城市正在復蘇。
“我們挺過來了。”謝家有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無奈,又略顯幾分輕松。盡管之前,店里開通了手機端外賣點單,由于火鍋食材都是加工的半成品,特別是牛羊肉、蝦丸、羊肚、烏雞卷等,講究得是一口鮮,并不適合外賣配送。此外,小胡同前門涮鍋瑞達路店將于3月26日開門迎客。等候多日,終將重逢,謝家有長長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