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余,驢象之爭下,拜登與特朗普到底誰贏了,至今尚無定論。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勝選,但特朗普方面仍未承認敗選。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這或將使本次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
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慶祝。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那么,為什么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選舉人團還要投票?此次投票后,下一任美國總統正式入主白宮,還需哪些步驟?投票結果將對未來4年的美國及世界,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選舉人團投票是怎么一回事?
——大選的一個關鍵流程
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迎來大選日。與以往不同,雖經美聯社公布的選舉結果顯示拜登獲勝,但由于特朗普拒不認輸,并在多州發起訴訟,選舉結果仍未完全確定。
這一僵局看似無解,實則是因為大選流程尚未結束。
由于美國特有的選舉人團制度,選舉的最終結果并不是由選民投票直接決定,而是在各州遵循“贏者通吃”的規則。哪一方的得票率高,該州的選舉人票數盡歸其一人(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例外)。
目前,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拜登和特朗普預計將分別獲得306票和232票,而勝選的“門檻”則為270票。
根據選民投票結果,各州選舉人將于12月14日在各自的州進行投票,結果將于2021年1月6日在國會正式公布,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將最終贏得大選。
資料圖: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選舉人投票現場。
——選舉人一定會投給選民投票的勝者?
通常而言,各州的選舉人都會將其手中的選票,投給在該州選民投票中勝出的候選人。不過,這并不是硬性規定。在一些州,選舉人可能投給他們喜歡的候選人,而不用考慮選民投票的結果。
如果某個選舉人投的票與該州選民投票結果有出入,該選舉人就會被稱為“失信選舉人”。這樣的情形在2016年的大選中就曾出現,不過,美國選舉史上尚未出現過因“失信選舉人”改變大選結果的情況。
經此一關,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將有定數?
——或即將開啟“拜登時代”
“可以說是塵埃落定,選舉這一幕就結束了”,對于此次選舉人團投票,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艾奧瓦首府得梅因競選造勢。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李海東認為,如果不出意外,14號的投票將以拜登的勝利而告終,他指出,“此后,美國將進入一個真正為拜登執政做準備的新階段”。
按照美國大選流程,如果拜登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勝,他將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6屆總統,屆時,美國也將開啟“拜登時代”。
——特朗普還能翻盤嗎?
“特朗普翻盤的概率很低,(此次投票)將會使特朗普對于整個選舉進程的訴訟,基本畫上句號”,李海東一針見血地指出。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特朗普本人也曾在當地時間11月26日表示,如果選舉人團投票支持拜登當選總統,他將離開白宮。
不過,李海東表示,“即便拜登獲勝,特朗普仍會堅稱拜登贏得名不正言不順,并會在堅持這種信念的情況下,離開白宮”。
至于特朗普為何這么做,李海東認為,“動機就是權力,為了保持足夠影響力,從而為其在2024年大選卷土重來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