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話題#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沖突中犧牲#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關注。4名犧牲的解放軍官兵,陳紅軍被追授“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被追記一等功。記者注意到,王焯冉和肖思遠均是河南人。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犧牲官兵中兩人為河南籍
2月19日,記者了解到,肖思遠24歲,是河南新鄉人,曾在河南農業職業學院14級汽修3班就讀。王焯冉23歲,是河南漯河人。兩人均在2016年選擇走上邊關。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防時空》節目: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祁發寶組織官兵一邊喊話交涉,一邊占據有利地形,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增援隊伍及時趕到,官兵們奮不顧身、英勇戰斗,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河南籍英雄——肖思遠)
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根據公布的犧牲英雄戰地日記,“奶奶,這么長時間里我最牽掛的就是您,孫子這些年一直想好好讓您享福,可是我卻一直不在家……爸媽,兒子不孝,可能沒法給你們養老送終了。如果有來生,我一定還給你們當兒子,好好報答你們。”這封家信是23歲的王焯冉執行任務前寫下的。
那天,王焯冉和戰友馬命等連夜渡河增援一線,第4次蹚河時有人被激流沖散,王焯冉和馬命拼盡全力將3名戰友推上岸,自己卻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
突然,王焯冉一只腳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危急時刻,他將馬命猛地推向岸邊:“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馬命獲救了,王焯冉則永遠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肖思遠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肖思遠在突圍后,發現還有戰友被圍攻,他再次沖向前去,拼死營救戰友,用身體為戰友遮擋石塊、棍棒的攻擊。“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回顧那場戰斗,一名指揮員動情地說,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這次戰斗以少勝多的關鍵所在。
還原河南籍英雄成長過程
2月19日,記者電話聯系到肖思遠的母校——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宣傳部蔣鵬老師介紹,聽聞肖思遠的英雄事跡,學校上下感動之余更多的鼓舞。“2月20日將在學校安排統一采訪。”
屆時,記者將前往肖思遠母校,深入了解學生時代的肖思遠,同時,前往王焯冉的老家漯河,還原英雄的成長過程。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這是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迎著歌聲,我們去探訪河南籍英雄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