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張瑩瑩 文/圖
面對災后恢復重建和疫情防控的雙重考驗,團上街區委聞“令”而動,迅速行動,帶領青年突擊隊從防汛戰場快速轉移到防疫戰場,主動投身核酸檢測防控一線,積極有序參與防疫抗疫志愿服務。
“大家不要擁擠,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請大家先掃二維碼進行核酸檢測登記。”“請大家提前打開亮碼檢測。”在鴻盛新城社區檢測點,團區委書記王馨欣手持擴音器,不厭其煩地為前來檢測的群眾解惑答疑,維持秩序。全體青年志愿者全力配合社區調度安排,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與社區人員和醫務人員一起并肩作戰。他們克服高溫炎熱天氣,不畏高強度工作,從清晨持續奮戰到夜幕降臨,疏導群眾、幫助登記、掃碼引導、溝通協調、后勤保障等,他們是耐心的“講解員”、細心的“引導員”、暖心的“陪伴者”,時刻保障著群眾的健康與安全,助力檢測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8月4日一大早,團區委緊急招募12名返鄉大學生,組成青年突擊隊到高速口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協助公安、交通部門檢查過往車輛核酸檢測情況。為了讓車輛快速通過疫情防控檢測點,志愿者們扛起牌子來到司機旁,讓司機掃碼驗證。他們不懼烈日、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這一美好宣言。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這既是一場黨領導下的戰役,更是對共青團戰時動員機制和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驗。從汛情到疫情,團區委通過發布倡議書,吹響集結號,招募返鄉大學生、青年志愿者300余人,組建青年突擊隊12支,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青年團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聽從指揮,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災后重建攻堅戰雙線斗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