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的血液從退伍軍人王慶的手臂上緩緩流出,通過一臺血液細胞分離機,逐漸變成一袋“生命種子”。8月25日上午,退伍軍人王慶在河南省腫瘤醫院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鄭州市第343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捐獻的造血干細胞血液混懸液將去拯救一個年輕的生命。
今年37歲的王慶是共青團鄭州市委下屬二級機構市青少年宮的一名工作人員,2020年3月,為了抗擊疫情,他參加了無償獻血活動,也響應號召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能在有人需要時繼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僅一年后,2021年6月2日,王慶就接到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當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時,他驚喜之余也感到十分幸運,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捐獻,熱情開朗的王慶說:“我當過兵,退伍不褪色,能有機會挽救別人的生命我義不容辭,另外,我家幾代人都是醫生,相關醫學知識我也比較了解,我一定全力配合捐獻工作。”
突如其來的暴雨洪災和后來的疫情打亂了鄭州平靜有序的生活,對捐獻工作也造成一定的影響。面對種種困難,王慶積極配合,和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們一起頂住壓力,穩步推進捐獻程序。團市委和市青少年宮的領導也多次關心慰問,叮囑王慶,救人是好事,有任何困難隨時溝通,單位一定盡全力幫助協調。
從8月20日開始,連續4天,王慶每天都需要注射動員劑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準備,每隔48小時還需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8月25日,經過所有人的努力,王慶終于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面對同事領導的祝賀稱贊,王慶表示,“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一個退伍軍人應該做的事,面對這種情況,相信大家也都會選擇挺身而出,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加入進來,為血液病患者送去關愛和生的希望。”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艷竹 通訊員 常金萍/文 鄭報全媒體記者 丁友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