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九屆國際生物過程會議(IBA-IFIBiop 2021)在墨西哥薩爾提略舉行,此次會議宣讀了國際生物過程學會(IBA)會士(Fellow)增選名單,經過專家推薦、遴選和國際生物過程學會中央委員會評審,黃河科技學院現代農業工程研究院院長張全國教授因其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領域等領域的突出貢獻,在全球數千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
張全國教授及其團隊長期致力于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是中國首個農村能源專業的創始人之一。四十年來,張全國教授帶領團隊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形成了以生物質能高效轉換技術、可再生能源裝備研發及其自動化、生物質基材料科學與技術、低碳農業與能量調控為特色的研究團隊,打造了中國農業廢棄物生化轉化過程技術領域的里程碑,培養了大批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張全國教授任第十一屆和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委會副理事長、農業農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與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等職務,長期從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科學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研究項目,其中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9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創制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裝置,主編出版《光合生物制氫理論與技術》等學術專著,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100余篇),在光合生物制氫等生物質能科學領域研究一直處于國際前沿,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為農業廢棄物資源生物轉化與可再生能源工程科學技術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全國教授是國際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研究的開拓者,提出了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體系的光譜耦合理論、熱效應理論和產氫多相流反應理論,創制了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試驗系統及其成套裝置。他是中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的領軍者,首次提出了農業廢棄物資源轉化的雙元循環理論,創制了其閉環增效循環利用技術及裝備體系。他是中國清潔能源產業進步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貢獻者,完成了農業廢棄物成型燃料清潔生產技術與整套設備的研發與推廣及可控集箱式沼氣工程的建設。
張全國教授此次當選國際生物過程學會會士,是國際上對其及團隊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生物制氫關鍵技術及理論、沼氣工程技術及裝備研發等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極大肯定。表彰了其對全球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和技術引領。
國際生物過程學會是世界生物質資源及生物工程領域的權威學術組織,致力于促進國際生物過程領域的科學研究,為全球科研院所、相關企業及從業科學家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國際生物過程學會高度重視與工業界互動,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并使他們了解有關領域的新發展,并籌備和組織生物過程領域相關科學研究和科普服務類講座、研討會和專題會議,以促進生物過程理論技術的傳播。
據悉,“國際生物過程學會—工業生物過程論壇”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已成為全球工業生物技術領域了解最新研究進展、相互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2004年在法國克萊蒙費朗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在法國、希臘、印度、巴西、中國和墨西哥等地成功舉辦了九屆。國際生物過程學會會士授予在生物過程領域有長期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每三年在全球范圍內增選一次,每次每一研究方向僅增選會士1名,每次全球增選會士總人數不超過6名。此次張全國教授的成功當選,將為促進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和農業工程技術進步產生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