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鄭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市教育局關于《鄭州市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工作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全市共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項目30個,投入使用中小學建設項目43個。投入使用項目目前已全部投用,全年級招生可提供學位63810個。
43個中小學建設項目今年投入使用
報告提到,圍繞學校建設體量,市教育局加快編制《鄭州都市區中小學布局規劃(2021-2035年)》,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和中小學建設標準,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學校用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并嚴格實施,不得隨意變更教育用地性質,確保城區學校建設用地。規劃確定的教育用地實行聯審聯批制度,保證鄭州市教育用地的規劃預留和中小學的規劃實施。修訂后的規劃共控制各級各類中小學校845所,其中,小學46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3所,初中231所,普通高中76所,完全中學7所。
加快中小學建設及投用進度,將中小學建設納入全市重大專項工作月度綜合督查評比,對排名靠后的區縣(市)進行全市通報批評。今年,全市共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項目30個,投入使用中小學建設項目43個。投入使用項目目前已全部投用,全年級招生可提供學位63810個,將有效緩解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
計劃到2024年,培育創建不少于30個市級示范效教育集團
為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鄭州市加大教育投入,推動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大對城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鄉村義務教育學校的扶持力度,加強城鄉結合部和城市周邊學校建設,切實解決“城鎮擠”“農村弱”的問題,促進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94億元,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進行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改造。新建改擴建和維修加固校舍14.6萬平方米,購置課桌凳4萬余套、圖書31.6萬冊,357所學校校園信息化完成升級改造,極大改善了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提高了城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水平。
實施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計劃到2024年,培育創建不少于30個市級示范效教育集團,使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發展更為均衡,辦學水平更加優質,發展活力更加充分。
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目前,鄭州教育云資源服務平臺總容量超過16T,為全市城鄉幼兒園、中小學、普通高中、職業學院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108萬余條,在線習題資源400萬道,試卷10萬套。平臺現注冊教師8萬余人,年資源使用量達3000余萬次。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