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南法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隊伍教育整頓,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針對人民群眾和律師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研究制定“愛民實踐服務10項承諾”,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當事人和律師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紛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司法新需求。
一
暢通網上渠道
立案變通途
省高院組織開展全省法院立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常態化監測各級法院立案數據,定期開展網上巡查、明察暗訪、電子卷宗抽查等,建立周、月、季立案通報制度,大力推進網上立案,依托12368熱線集中受理立案投訴,確保立案渠道暢通,堅決防止有案不立、拖延立案等問題。
今年截止到8月份,全省法院共網上立案110.2萬件,網上立案率87.6%,3天內審核率95.5%。省高院12368熱線受理立案投訴80件,目前已全部辦結,其中有26件投訴成立依法登記立案。根據近期向1668名律師調查問卷情況,99.1%認為我省立案難問題已經解決。
二
減少證明材料
立案更簡單
為了不讓當事人因申請執行和再審到兩級法院“來回跑”,省高院下發《關于當事人申請執行和再審不再提交文書生效證明的通知》,在審判流程管理系統內開通文書生效證明推送功能,實現三級法院網上推送、自助打印。
全省各中、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均設生效證明專員,配備專用Ukey,專門查詢、打印本院和上級法院裁判文書生效證明。自今年7月19日起,當事人向全省各中級、基層法院申請執行和再審立案時,不需要再提交裁判文書生效證明。自該措施實施以來,省高院至今沒有收到此類服務的投訴。
三
提供查詢服務
立案有幫手
為一定程度上緩解民事訴訟原告因不能提供被告住所信息導致無法起訴的難題,省高院下發《關于為民事訴訟原告或代理律師提供被告住所信息查詢服務的通知》,原告或代理律師在起訴時不能提供被告具體住所信息的,可以向有案件管轄權的法院申請協助查詢,管轄法院可以通過人民法院審判流程管理系統、送達平臺等現有信息化系統協助查詢,查詢到結果的,告知當事人或代理律師,并依法登記立案。
四
關愛特殊群體
立案暖人心
省高院先后下發《關于在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中進一步做好老年人訴訟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在全省各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孕婦“綠色服務”窗口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針對老年人、病患者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建立專門服務制度,訴訟服務中心保留傳統服務方式,設立特殊群體“綠色服務”統一標識窗口,做到老年人、殘疾人等進門有人接待、辦理有人陪同,對于行走不便的老年人、病患者和殘疾人等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定制服務,切實解決特殊群體實際困難。
五
多元高效化解紛爭
讓社會秩序早安寧
省高院下發《關于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強訴源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中、基層法院積極參與市域治理、鄉村治理,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推動人民法庭與鄉鎮、社區調解組織全面對接。
加強與省發改委、省銀保監局、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省證監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總工會、省工商聯、省僑聯等部門會商,建立價格爭議、金融、保險、證券、知識產權、勞動爭議等專業化糾紛“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今年1-8月份,全省法院分流調解案件45.2萬件,調解成功18.8萬件,調解成功率42%;其中訴前調解42.9萬件,調解成功16.6萬件,司法確認24269件。
六
全力聚集突出問題
讓服務大局更有效
省高院先后下發《關于依法做好我省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穩定工作的通知》《關于貫徹落實<河南省保障救災防疫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方案>的通知》,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發布《關于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有關法律規定的通告》,要求各中、基層法院依法嚴厲打擊危害救災防疫刑事犯罪,加強對涉災物業、保險、交通、水電等群體性矛盾糾紛訴前調解,充分運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在當地黨委領導下,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組織共同開展訴前調解工作,盡可能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7月20日以來,全省法院共依法受理危害救災防疫刑事案件15件,調處涉災涉疫糾紛833件。
七
全面提高智審水平
讓群眾訴訟更方便
省高院統一部署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12368熱線等10個訴訟服務平臺,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交費、調解、閱卷、開庭、送達、保全、鑒定等全流程線上訴訟服務,全省法院和人民法庭全部開通網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服務功能,基本實現訴訟事務“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今年1-8月份,全省法院共提供電子訴訟服務590.7萬次,接聽12368訴服熱線電話38.4萬個。特別是河南“7.20”暴雨洪澇災害和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有56家法院在被迫關閉線下訴訟服務場所的情況下保證線上服務“不打烊”,不間斷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
八
一體建設專用通道
讓律師進院更通暢
全省三級法院統一開通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臺,律師一次認證,全網通辦訴訟事務。省高院先后下發《關于律師綠色通道“一碼通”建設要求的通知》《關于認真落實為律師提供“一碼通”服務承諾的通知》,要求中、基層法院根據場所條件在訴訟服務中心或審判大廳入口開辟律師專用通道,配置讀碼器或刷臉設備,方便律師持“一碼通”自由出入。
建立律師“一碼通”服務日常監督制度,定期通報各級法院應用情況,對工作落后法院及時督促整改。全省法院已全部安裝“一碼通”設備,截至8月底,全省法院共提供“一碼通”服務115721次。
九
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讓訴訟服務更貼心
省高院建立全省統一的訴訟服務“好差評”系統,并與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相對接,當事人或律師辦完訴訟業務后系統自動發送評價短信鏈接,提醒當事人或律師在電腦端或者手機端對立案訴訟服務等工作進行評價,監督法官及工作人員進一步轉變司法作風、提高工作服務質效,讓群眾真正感到“人受尊重、辦事方便”。
自今年6月5日系統啟用至8月底,全省法院“好差評”平臺共收到評價10499條,整體滿意率92.59%。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趙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