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編者按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將在鄭州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高質量創新創造,高水平創業就業”。活動周將集中展示全國各地、各行業,特別是我省、我市創新創業成果和成功經驗,突出彰顯中部地區創新創業特色,展現現代化建設成就。
在此盛會之際,本報梳理了鄭州近年來在雙創方面取得的成績、成果和成效,旨在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人才不斷涌現、新產業蓬勃發展、創新驅動持續強化,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近年來,鄭州實施系列人才新政,高標準謀劃建設中原科技城,“真金白銀”廣邀四海英才來鄭創新創業,使人才充分感受到“國際鄭”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愛惜人才的滿滿誠意,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智力引擎”。
市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鄭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創新,加快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要素集聚發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創平臺,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培育高能級創新主體,營造最優創新生態,厚植沃土,打好人才“王牌”,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撐。
政策引才
誠意滿滿厚待人才
近年來,鄭州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戰略工程來抓,大力推行人才強市戰略,高標準謀劃建設中原科技城,出臺實施“黃河人才計劃”,推動人才工作水平、人才集聚效果有了新的提升,形成了人才集聚的“洼地效應”。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廣聚天下英才,鄭州實施了3.0版本人才新政。
新政指向更精準,突出務實管用,讓企業能夠快速享受到政策紅利。導向更鮮明,探索建立新型研發機構運行模式,持續做優人才承載平臺。機制更靈活,對標國內最優標準給予資助,激發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熱情。保障更貼心,提供高質量門診、住院、專家會診等綠色通道服務,最大限度讓各類人才子女享受“美好教育”,構建“購房補貼+免租住房+人才公寓”的住房保障體系,讓廣大人才在鄭安居樂業。
第三批鄭州市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創遠科技團隊帶頭人趙章紅認為,他所在的企業之所以發展這么快,很大層面得益于鄭州實施的系列人才政策,他們公司入選了第四批創新團隊人才計劃,通過人才政策順利引進了高層次復合型人才9名。
今年以來,鄭州圍繞人才認定獎勵、項目資助、公共服務、資金管理等重點事項,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統籌各開發區、區(縣)市分頭制定差異化支持措施,與市級政策錯位支持、梯次激勵、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了人才引育、支持服務、管理激勵、成果轉化的全流程、全要素閉環管控,構建了“精準有效、務實管用”的“1+N”人才政策體系,想來愿來、來對來準、舒適安心的人才環境日益濃厚。
平臺聚才
讓人才來鄭投資興業
3.0版鄭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為關鍵詞,鎖定“數字文創、信息技術、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五大核心產業,科技創新、政策創新、金融創新高度協同先行先試;聚焦“海內外高端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產業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名醫名師名家”五大群體,子女上學、醫療保健、住房保障等家庭“瑣事”悉數涵蓋,掀開了營造生態、平臺引領求賢納才的新篇章。
“一城”即中原科技城,著力打造為中部地區重要創新基地、人才高地。營造最優創新環境,依托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平臺優勢和轄區23所高校50萬名高等人才基礎優勢,量身制定專屬政策,提供高層次人才引進、創業、安居、教育、醫療等全方位支持。圍繞國內高科技頭部企業、省內外科技型企業研發中心、大院名所、創新團隊等創新要素,加大創新人才匯聚力度,加快建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公共實驗室、智聯網數據實驗室等公共實驗室,為人才創新創業營造濃厚的科創氛圍。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亮認為:“中原科技城集合了鄭州最優質的資源和最優厚的政策,為打造全省人才最密集、產出最高、最有活力的人才特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近日舉行的中原科技城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中,華為河南區域總部、阿里云中原研發交付中心、百度自動駕駛基地、嵩山實驗室、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等30個高質量重點產業項目正式簽約入駐。
此次簽約后,中原科技城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來,已引進項目達到143個,認定各類高層次人才900余名,計劃總投資超1600億元。
服務留才
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推動創新創業,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
鄭州提出,要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用好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政策,完善人才“一件事”,健全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為導向的大院名所合作共建機制,健全“人才+資本+場景”的科創項目服務保障機制,大力引進國內外一流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大力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推廣“十萬碼農”培養模式,讓高素質勞動力優勢成為鄭州發展的一張“王牌”。要營造最優創新生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必須從涵養人才生態上綜合施策,為人才提供全鏈條服務。鄭州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線人才工作“一件事”,圍繞人才補貼、人才認定獎勵、人才發展激勵、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生活服務、平臺獎補六大主題,依托城市大腦和政務服務改革,涵蓋教育、醫療、交通出行等領域,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為各類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順心的“全鏈條”服務。
手機登錄“鄭好辦”APP,子女來鄭如何上學、來鄭如何落戶、住房就醫如何保障……只要進入人才工作“一件事”專區,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就可線上辦理補貼、認定、獎勵、服務等事項。
作為鄭州市首批高層次人才認定對象,現任鄭州中科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過程所鄭州分所)常務副院長聶毅說:“我深切感受到鄭州對于人才引進的殷切重視,對科技發展的大力支持。鄭州的人才政策從經費、安家、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給予了我們全面的幫助,解決了很多安家難題、后顧之憂,營造了重視人才、便利人才的良好氛圍。研究人員可全身心投入科研攻關。這些政策不僅是幫助了個人,更是對研究院的鼎力支持,為研究院留住了人才骨干,增強核心研發力量。”
鄭州還將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唯職稱、名氣,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政府資助體系,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入股分紅、收益分配的有效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加快人才工作數字化轉型,持續完善“一件事”改革,用好人才服務綠色通道,落實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醫療社保、子女入學和配偶就業等優惠待遇,加快形成標準化、規范化、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科創環境和人才服務體系,為所有愿意來鄭創新創業的國內外人才搭建最廣闊的舞臺、創造最優越的環境、提供最溫情的服務,讓八方英才盡展才華、追逐夢想、實現抱負。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艷竹/文?馬健 王璇 丁友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