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家國同春】中國式現代化的“鄭州圖景”第三篇章“創新驅動”之三:海納百川聚英才

          2023-03-1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核心提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全面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加快“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以風雨兼程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奮力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鄭州篇章。

          本報特推出【家國同春】——中國式現代化的“鄭州圖景”大型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鄭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干勁和蓬勃的朝氣。今日刊發第三篇章“創新驅動”之三《海納百川聚英才》。



          轉型的中原大地,求賢若渴;發展的活力鄭州,海納百川。

          人才,是強市之基、發展之要、活力之源,是打造創新“策源地”的強勁引擎,更是做強產業發展的“硬核”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放在“十大戰略”之首;在鄭州,緊緊圍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快建設國家人才高地,一系列措施推動了全市人才數量、質量“雙躍升”。鄭州,正以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聚才的良方,深耕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持續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3月4日,鄭州人才招聘進校園首場活動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龍子湖校區舉行

          好政策引才育才 培育創新創造熱土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中共二十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鄭州要努力扛起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責任,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先進制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他說:“今年引進青年人才20萬人,五年預計引進100萬人以上。”鄭州將實施人才政策3.0版,建立100億元的青年創新創業基金,實施青年創新創業行動,打造新型人才頂天立地、應用型人才接天連地、技能型人才鋪天蓋地的人力資源體系。

          今年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市長何雄接受采訪時表示,鄭州將高層次搭建創新平臺,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爭取國家級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在鄭布局,加快推進高新區合作共建區科學城,有序部署鄭州市產業研究院,推動全年新建省級以上創新引領型平臺100家;高標準打造創新生態,完善“人才+資本+項目+場景”引才模式,力爭全年新增技能人才40萬人、未來五年吸引100萬名青年人才來鄭留鄭發展。

          回顧這幾年,鄭州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體和基石,引才用才,不惜余力——

          加強頂層設計,為青年人才創造更優人才發展生態。堅持黨管人才,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推進機制,大抓重抓青年人才引進培育工作。完善政策體系。建立青年人才獎勵激勵機制,配套人才認定、資金補助、住房保障、公共服務等11項政策,推行政策兌現智慧平臺和代辦制服務,確保政策應享盡享、快享優享。

          強平臺聚才用才 激發澎湃發展動能

          新年伊始,“鄭州比亞迪大規模招聘”的消息點燃了鄭州2023年首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在招聘會現場,應聘者從四面八方趕來。比亞迪在招聘市場上走俏,不僅展現出我省強烈的就業需求、充裕的人力資源儲備,也傳遞出“穩就業”的積極信號。在金水區,鄭州元宇宙產業園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去年8月底開工以來,這里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兒。未來,項目總體實現運營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總產值約400億元,貢獻稅收約33.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6萬個。

          “人才需要啥,我們就朝哪個方向努力。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從青年人才創業就業最緊迫需求出發,搭平臺、拓渠道、開新路,多措并舉為青年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和條件。”鄭州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說。

          言貴在行。去年,鄭州充分發揮省科學院、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等科研平臺優勢,依托中原科技城,吸引人才團隊和科研、產業項目入駐。規劃建設兩個5至10平方公里的青年創新創業園,其中30%以上場地免費供大學生創業。結合32個產業板塊,引進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推行青年人才“拎包入住、拎包辦公”雙創服務模式,已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284家,在孵企業(團隊)1.49萬家。建設3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引進海外留學回國人員871人。

          就業方面,鄭州實施了穩崗擴崗活動,組織在鄭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就業崗位38.5萬個。鄭州還設立了規模100億元的青年創新創業基金,完善“科技貸”“人才貸”“人才保”模式,已發放創業補貼349.1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82億元。

          優服務愛才惜才 構建良好人才生態

          緊鄰主干道嵩山路和南三環的鄭州“鄭地嵩山美寓”人才公寓,設置有1460平方米的共享空間。一層有共享廚房、餐廳、臺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二層各功能區更靜謐舒適,有閱讀區、自習室和黨建區。

          “去年9月初,我在‘鄭好辦’APP上提交了申請,不到半個月就收到了可以選房的短信通知,效率很高。”今年27歲的王凱穎作為青年人才公寓配租人,選了一套帶廚房的一居室,每月租金不到800元。“我根本沒想到在鄭州這個價格就能租到這么好的房子。從這個細節上,我能感受到鄭州對于青年人才的誠意和暖意,我也愿意在這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剛剛結束的2023年全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工作會議明確,今年,鄭州將再籌集人才公寓4.8萬套(間)。除了要讓人才住得安心,鄭州對人才的貼心服務還體現在方方面面——

          籌建一批青年人才驛站,為來鄭青年人才提供一次最長7天的免費住宿;持續推行青年人才補貼政策,2022年新申請高學歷人才生活補貼2.22萬人,發放5.09億元;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一站式”人才服務專窗,對人才引進涉及的事項即來即辦、專人幫辦、全程跟辦;在“鄭好辦”APP和網絡端政務服務網上線“人才工作一件事”模塊,先后上線30項高頻人才服務事項,實現人才事項“一窗辦理、一網通聯、一次辦好、一周辦結”。

          隨著一個個人才政策落地生效,一項項人才培養引進機制陸續建立,一批批人才不斷匯聚成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火熱實踐正在中原大地的畫卷上鋪陳延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文 李焱/圖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歐陽永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