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由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河南省作家書畫院主辦主辦的第三屆“傳承以師帶徒·弘揚工匠精神”論壇暨馮杰“食文化”書畫展在重裝后的二合館天澤街店開幕。眾多嘉賓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共話如何進一步弘揚傳承豫菜文化。?
論壇期間,來自全省的餐飲、文藝、工商、媒體界嘉賓圍繞如何更好地傳承弘揚豫菜文化、如何發揚工匠精神等主題展開互動交流。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周俊杰,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孫蓀等多位文化專家學者認為, 豫菜文化源遠流長,經過一代代匠人的傳承,已經形成厚重的文化內涵,值得去深入挖掘梳理,并通過融合書法、繪畫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進行廣泛傳播。
蘇軾、袁枚、李漁、揚州八怪、伊秉綬、張大千等把美食提升到文化層面的文人雅士,引發與會者濃厚的興趣。在談到為何用書畫呈現美食時,本次活動的主角之一、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馮杰通過引用郁達夫“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蘇”的詩句,提出“美食也要文人捧”理念。?
此次論壇以圓桌會議的方式進行,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李志順、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會長張海林作為論壇主辦方先后致辭,隨后多位業界嘉賓紛紛發言。
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陳式紅燒黃河鯉魚創始人陳進長說:“我從業60多年,最早在開封又一新飯莊,我對當初老師陳景和授藝的場景記憶猶新,認識李志順大師幾十年了,他做的菜還是幾十年前的味道,一直沒變,這份堅守很少有人能做到。”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會長、《中國烹飪通史》主編張海林說,該協會已推出河南餐飲行業16個著名技術流派,每個流派宗師都有幾十個甚至數百個徒弟,希望宗師們把自己的拿手絕活全部交給徒弟們,不要把技藝帶走。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副監事長張榮瑞分析說,弘揚與傳承本意是相同的,精益求精是工匠之魂、德藝雙馨是工匠之根,工匠要匠于心、精于工、品于行,李志順大師是全省餐飲業推出的優秀行業代表。
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專家委主席郭京普說,以李志順大師為代表的豫菜大師們一直在默默付出,他們的努力不僅支撐了行業發展,還提升了豫菜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力。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