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還原國寶流失真相,《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出版

          2021-12-0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由日本歷史學者富田升教授撰寫的《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從一位日本學者的角度,以義和團事件為焦點,考證了在中國傳統王朝崩潰的過程中,中國文物如何外流于世界,以及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物外流如何影響了流入國的傳統審美意識,又如何參與了傳統審美意識的近代化轉型。

          世紀之交,八國聯軍侵華,清廷岌岌可危。內憂外患的亂世中,數不盡的國寶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國寶,經誰人之手,以何種方式,以多高的價格,流落于何方?

          在《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中,富田升教授用100余篇親歷者的證言、80余幅圖片和20多張表格,細致入微地追查了近代國寶外流的蹤跡。重點關注日本人、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古董商是如何參與了這些文物外流過程,并通過分析歷史留存下來的買賣記錄和拍賣目錄等,試圖厘清文物外流的具體真相。與此同時,本書還通過俯瞰近代日本接受中國文物的狀況,特別是著眼于江戶末期至明治時期,風靡一世、充滿濃厚唐物雅趣和文人雅趣的煎茶道在大正前后急速衰落的背景,來研究接受中國文物給日本帶來的影響和意義。

          富田升教授用細膩的筆鋒,描述了山中定次郎、大倉喜八郎、住友泉屋博古館、繭山龍泉堂、廣田不孤齋等古董商對中國文物海外流出的影響,特別是通過探尋被譽為“世界的山中”的古美術商“山中商會”的足跡,通過闡明文物、特別是青銅器的流出及其文化漣漪,揭示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是如何讓日本近代鑒賞美術發生了轉型,又是如何讓世界形成了中國鑒賞美術的熱潮。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日文原版由日本權威NHK出版公司于2014年出版,是21世紀以來外國研究中國文物海外流失的一部重要學術論著。作者富田升教授埋頭于日本各機構,歷經千辛萬苦尋找到的當年中國古董交易方面的信息格外珍貴,在填補學界研究空白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而這些史料是唯有作為“當事人”、作為“當時人”才可知曉的實情,是洞察事件本質的重要證言。通過這些史料,讀者了解到日本正式開始青銅器收藏是源于義和團運動時期清朝宮廷內外的流出品。

          同時,富田升教授作為中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研究恭王府文物流失問題,在學界享有權威地位。書中關于恭王府文物的流出、收購、購買方、售價等等都一一作了詳細介紹,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鄭報全媒體記者 秦華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