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通訊員 張凱鈴
小施工大圍擋、“僵尸”圍擋圍而不建、破損圍擋修復遲緩......施工圍擋原本是城市建設中的“好拍檔”,如今卻成為居民出行道路上的“攔路虎”。為了治理這些亂象,暢通居民出行道路,營造“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按照市、區統一部署,自2月7日起,二七區嵩山路街道強化開展施工圍擋整治工作,破除居民出行道路上的“攔路虎”。
建立圍擋臺賬,統一圍擋治理。針對轄區在建工地多,圍擋數量多且分布分散的特點,街道成立攻堅小組,構建“街道-社區-路長”三級治理模式,對轄區現有的各類圍擋進行全面排查,厘清圍擋數量,建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施工單位、監管社區及現場管理人員,形成“一擋一賬,按賬找人,擋拆賬清”的治理方式,對轄區圍擋進行統一管理。
明確圍擋標準,規范圍擋治理。針對“小施工大圍擋,‘僵尸’圍擋圍而不建,破損圍擋修復遲緩”等問題,街道召開專項工作會議,與轄區施工企業、居民代表共同商討建立統一標準,形成“能小不大、能早不遲、及時修復”等共識。按照新的標準,街道對圍而不建的“僵尸”圍擋進行了拆除,對面積過大的“肥胖”圍擋進行了“瘦身”,對破損臟亂的“垃圾”圍擋進行了“換顏”,破除了居民出行道路上的攔路虎。
強化圍擋監管,長效圍擋治理。為鞏固此次圍擋整治工作的治理成果,防止出現“圍擋治理‘一陣風’,圍擋亂象‘吹又生’”的現象,街道完善了施工圍擋監管機制,定期對轄區圍擋開展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至施工單位,限期整改,對于存在問題較多、整改不及時的單位,則聯合執法單位,按照相關規定采取進一步措施。同時要求施工單位設置“信息公示牌”,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圍擋治理長期長效。
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街道累計整改、拆除施工圍擋6處320余平方米,整治工作取得較大成果,轄區面貌得到明顯提質。下一步,嵩山路街道將繼續高效開展施工圍擋治理工作,為轄區居民打造更加優美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