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干物燥且易出現大風天氣,也存在較高的火災風,出行出游稍有疏忽就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2月18日0時51分,惠濟區消防救援大隊綠洲路消防救援站接指揮中心調派,師南路師家河小學向西約500米的路邊雜草起火,該站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展開處置,并于凌晨1時10分將明火全部撲滅。
21日,記者由惠濟區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該起火災經初步判斷不排除亂扔煙頭引起的可能,而截至目前惠濟區2月份因雜草起火引發的火災已有16起。
“一個小小的煙頭、祭祀焚香遺留的火種,都可能引發一場火災。”惠濟區消防救援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春季天干物燥,歷來是火災事故的高發期,該區河渠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春節以來吸引了大量市民游玩賞景,而踏青郊游也增大了火災發生的幾率。
鄭州消防提醒市民:
勿在郊野樹林等野外環境生火、抽煙,大風天氣生產作業也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規程,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出現火情請及時撥打119報警求助。
1.亂扔煙頭。春季點火吸煙和亂扔煙頭極易引發火災,因此必須時刻注意熄滅煙頭、煙灰,務必妥善保管和使用火柴、打火機等火種。
2.露天燒紙。采取燒紙、焚香祭祖時,如果余火處置不當極易死灰復燃引發火災。點火燒荒。一些村民喜歡在春耕前點火燒荒。其實,這些方法既不科學,又存在著很大的火災隱患。
3.郊游野炊。隨著疫情好轉,加之天氣轉暖,許多人打算外出郊游,如果隨意亂丟煙頭或者野炊時遺留火種,都可能造成山林火災。
4.違章作業。按照有關勞動操作規程,大風天氣禁止進行明火、電氣焊等危險勞動作業,但仍有人心存僥幸,違規操作進而引發火災。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通訊員 張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