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展覽、民俗非遺活動、社教活動……
春節期間,鄭州的博物館里好熱鬧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和團聚的時刻。龍年新春到來之際,鄭州的多家博物館推出豐富的活動,包括專題展覽、民俗非遺活動、社教活動等,讓市民一起在博物館里過大年。
鄭州博物館的新春活動現場,市民與獅子互動
河南博物院:豐富展覽等你來
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除夕(2月9日)全天閉館,正月初一(2月10日)10:00至17:00開放。正月初二(2月11日)至正月初八(2月17日)正常開放,開館時間為9:00,停止入館時間為16:00,閉館時間為17:00。
中外嘉賓在河南博物院參觀
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開放有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展和專題陳列《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國青銅藝術》《巧工遺珍——院藏明清珍寶展》《出彩中原——河南紅色文化陳列》及《國寶特展》。此外,河南博物院與中國文物報社及生肖文化傳播聯盟50多家文博機構共同推出“龍行中華——甲辰龍年生肖文物圖片展”。
鄭州博物館新館舉辦的新春活動現場
春節前后,河南博物院還將推出“樂龍吟春——華夏古樂甲辰年春節古樂專題賞聽會”“詩樂上元·甲辰年元宵節詩樂會”“龘吉龘利,與龍共舞”“筆走龍蛇,書寫新年”“博學龍——漫游錦繡中原——紅領巾講解員主題快閃活動”“豫博紅志愿講解進行時”等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
大象陶瓷博物館:來看“人間煙火”
龍年新春到來之際,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推出“人間煙火——陶瓷中的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展,展出從商、春秋戰國至宋、元時期的陶瓷器100余件,從衣、食、住、行、勞、酒、茶、娛8個方面,帶廣大觀眾感受古人“人間煙火”的生活日常。
大象陶瓷博物館外掛起大紅燈籠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在數千年的發展中,產生了精美的器具、愈來愈成熟的技藝和規范嚴格的制度,還由此孕育出一系列影響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哲學觀念、政治智慧和科學思想。”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表示,舉辦“人間煙火——陶瓷中的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展,正是想從陶瓷角度,真實反映古代勞動人民充滿煙火氣息的日常生活,從而表現中國古代衣食住行的文化內涵。
“人間煙火——陶瓷中的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展覽時間為2月8日至8月31日。開展期間還有明信片、手提袋、主題茶包等創意周邊,2月8日更有人間煙火郵政紀念郵戳同步發行。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研學體驗嘉年華
為滿足人民群眾春節假期參觀博物館的文化需求,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2月10日(正月初一)至17日(正月初八)正常對外開放,同時還推出了一系列春節特別活動。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
正月初一至初八,“百印神圖”活動面向全體游客開展;趣味投壺活動,則帶觀眾一邊體驗這項傳統游戲的樂趣,一邊通過游戲了解投壺的文化內涵;“巧手拼陶陶”是速度與激情的比拼、是智力和眼力的較量,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誠邀觀眾前來尋找屬于你“丟失的寶藏”。
正月初三至初八開展的是“‘燈’如星河DIY”活動,觀眾可以在博物館感受自己親手制作一盞花燈的快樂;“‘舞龍’拉花DIY”則是帶家長和孩子一起做新年手工,制作七彩祥龍;“‘扭動’新年”活動是使用扭扭棒制作你心中的龍年掛飾;“小小文物修復師”活動邀請小朋友化身文物修復師,用耐心和愛“救治”破碎的文物;而“考古體驗”活動中,小朋友可以在專業老師帶領下一起去揭開考古發掘的神秘面紗;“繪制彩陶”活動中,觀眾可以根據在博物館參觀過程中發現的彩陶紋飾,創造一件屬于自己的彩陶。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 左麗慧 見習記者 李居正/文 李新華 徐宗福 馬健 通訊員 李紅新/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