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軍方 文/圖
“截至3月31日,馬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萬元,已提前8個多月超額完成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的目標任務了。”3月31日,鄭州航空港區馮堂辦事處馬家村支部書記冉云省高興地說道。
年初以來,馬家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凝心聚力,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起步就提速,開局即爭先,克服巨大壓力,逆“疫”而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下功夫,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鄉村振興,做到思想、行動、措施“三個先行”,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
一是堅持思想“先行”,統一目標聚合力。2022年初,為高標準完成村集體經濟收入目標任務,航空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駐村工作隊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分析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明確堅持“黨建+村集體”發展模式和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困難群眾增收的工作思路,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作為2022年工作核心來抓,圍繞“一個收入目標、一個職責、一個時間節點”,確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要抓得有目標、有落實、有成效。
二是堅持行動“先行”,抓緊落實出成效。為充分發揮馬家村充足的建筑勞動力資源優勢,2022年元月起,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趙原亮的帶領下,該村主動作為,積極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組織愛心企業購買馬家村柴雞蛋、農家花生油、紅薯粉條等特色農產品。至3月31日,該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1萬元,提前8個月超額完成了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任務。
三是堅持措施“先行”,產業帶動助增收。2022年,馬家村嚴格按照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困難群眾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開展大棚蔬菜產業幫扶工作,2022年2月協調一單位后勤采購部門與馬家村農產品銷售公司簽訂蔬菜購銷協議,一次性收購6戶大棚種植戶蒜苗10000余斤,促進大棚種植戶增收30000余元。通過收購大棚種植戶蔬菜,讓困難群眾大棚產業成果直接變現,獲得收益。目前,第二批吊瓜和紅薯已經栽種完成,6月份即可上市賣個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