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鄭報全媒體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2021年我省全省整體植被生態質量持續向好,全省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全省重點水體面積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等多項好消息,2021年氣候條件對生態環境改善總體有利。
近日,河南省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發布《2021年河南省生態氣象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河南省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森林河南建設,加大對山水林田湖等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加上適宜的氣候條件,促進了生態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
全省整體植被生態質量持續向好
報告顯示,河南省2021年平均植被覆蓋度為57.5%,西部伏牛山區、南部大別山及中東部主要作物種植區植被覆蓋度較高,黃河沿岸及以北等城市地表主要以中低覆蓋率、低覆蓋率為主。2000年以來,河南省植被覆蓋度呈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0.4 個百分點。全省年平均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PP)為719.3 g C/㎡,全省有79.4%的區域NPP呈增加趨勢。
全省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2021年我省氣溶膠光學厚度(AOD)平均值為0.306,相比于2020年的0.438下降明顯,高值區主要位于東部及東北部地區,AOD上升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鄭州、新鄉東部、太行山沿線、伏牛山脈及南部的局部地區。
全省重點水體面積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
全省21座重點水庫11月份水域面積總和為1172.33 k㎡,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3.03 k㎡,其中小浪底水庫增加36.36 k㎡,白龜山水庫增加6.68 k㎡,鴨河口水庫增加10.91 k㎡,南灣水庫增加7.36 k㎡,丹江濕地增加26.48 k㎡,其余水庫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水域總面積于年內9月份達到峰值,為1230.27 k㎡,是2000年之后近20年來的最高值。
河南境內黃河流域植被生態質量提高
2021年河南省境內黃河流域的平均植被生態質量為50.4,空間分布表現為林區高,城市建成區、黃河沙灘及水面植被生態質量低,其他區域為中值趨勢。流域內安陽、鶴壁、新鄉、三門峽、濟源和洛陽等地植被生態質量較好,平均植被生態質量指數高于全省。流域內66.6%區域的植被生態質量較去年有所提高,得益于較有利的氣象條件、不斷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
丹江口濕地面積顯著增加
2021年丹江口區域水體面積389.9k㎡,占總面積的22.2%;灘地面積70.4 k㎡,占4.0%。總的來說,濕地面積共460.3 k㎡,占總26.2 %,高于2020年(424.3 k㎡),增加部分主要為灘地;非濕地面積1299.9 k㎡,占73.8%。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