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通訊員 呂煒琦 蔡曉紅 文/圖
城市管理,細微之處見溫度。
公共環衛設施是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之一。
近年來,金水區環衛部門全力推動轄區內公共環衛設施建設,配備新型果皮箱,新建改建了一批中轉站、公廁等,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獲得了轄區群眾的稱贊。那么,公共環衛設施管理得怎么樣呢?
4月20日,記者在渠西路環衛中轉站看到,管理人員正在對傾倒過程中掉落箱體外面的垃圾進行清理,隨后對中轉站內、外墻、壓縮設備以及地面進行沖洗和整理,即使走近站臺,也沒有明顯的異味。
金水路上,環衛工人胡大姐正在擦拭果皮箱。果皮箱上的污漬一時難以清除,她去附近找了些熱水,又加了少許洗衣粉,稍作攪拌,再擦拭、再清潔,不一會兒,果皮箱锃亮如新。
記者從金水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金水近期把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愛國衛生月重點安排等多項工作有機結合,通過環衛設施“三強化”行動促進金水環衛人能力作風大提升。
“三強化”行動是指強化服務意識,強化管理標準,強化監督效果。
強化服務意識。進一步明確各相關部門、作業單位和街道辦事處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全面監管、有效制約的機制。提升環衛設施品質,使之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強化管理標準。對公廁、果皮箱、城市家具等每天消殺不少于2次;進入中轉站進行壓縮處理的進出車輛,要求每次出站進場必須清洗、消殺,落實“五步消毒”工作法;加強分揀中心等重點設施消殺、清洗和除臭工作,嚴格做到隨傾倒、隨消殺。加強廢棄口罩專項管理,在核酸檢測點、高速卡口等重點區域實行定點投放、專桶收集、專車運輸、定點處理。
強化監督效果。強化對環衛設備設施具體管理單位的日常監管與考核,杜絕“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加大環衛設備設施的管理力度,提升環衛設備設施的使用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減少經費投入。
據金水區城市管理局介紹,該區今年計劃打造示范公廁5座、示范中轉站4座。環衛戰線干部職工堅定信心、保持干勁,切實擔負起凈化美化城市環境的重任,加快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