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的今年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一季度,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就業景氣指數(招聘需求人數/求職申請人數)呈季節性回落。從職業來看,本季度,技工/操作工的就業景氣指數最高。
與去年同時期相比,受疫情影響,招聘活動更多在線上舉行。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申請人數均增加,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幅更大,就業景氣指數(CIER指數)小幅下降。
分行業看,中介服務行業的CIER指數位居榜首,娛樂/體育/休閑(主要受視頻主播崗位帶動)、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等行業CIER指數相對較高。但景氣指數較高的行業中,CIER指數數值均出現季節性下降。
與去年同時期相比,娛樂/體育/休閑、物流/倉儲和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等行業的就業景氣程度提升,中介服務、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保險行業就業景氣程度下降。
從職業來看,本季度技工/操作工的CIER指數最高。此外,烹飪/料理/食品研發以及影視/媒體/出版/印刷等職業就業景氣指數也較高。景氣指數較低的職業包括高級管理、銷售行政/商務、公關/媒介等。
從環比看,景氣指數較高職業的CIER指數數值均出現下降;景氣指數較低職業的求職申請人數出現季節性增加,招聘需求人數增幅較小或下降,CIER指數均下降。
分區域看,本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CIER指數呈現依次遞減趨勢。同時,四個地區的CIER指數均低于1.00,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另外,由于求職申請人數大幅增長,四個地區CIER指數同環比均下降。
統計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相比于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的CIER指數最低,且各經濟圈CIER指數同環比均下降。
分城市看,一季度CIER指數較高的城市主要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二三線城市,如嘉興、中山、常州、廈門和泉州等。新一線城市中,寧波、佛山、武漢、東莞、蘇州的景氣程度也較高。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CIER指數最高,但同環比降幅明顯。中小微型企業CIER指數相對較低。2022年第一季度,除中型企業CIER指數同比略有上升外,其余規模企業的CIER指數同環比均下降。
報告顯示,本季度上市公司的CIER指數最高,國企就業競爭最為激烈。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與國企的求職申請人數增幅均大于招聘需求人數增幅,CIER指數下降。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