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薛璐 通訊員 劉軍鴿 王亞娟 文/圖
時間的刻度,記錄前進的鏗鏘足跡。
作為全省百強鄉鎮和經濟發達鎮的排頭兵,自去年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新密市超化鎮深入貫徹中央、省、鄭州市和新密市決策部署,以“能力作風建設年”為抓手,對準“十大戰略”,錨定“三標”活動,圍繞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和“四區”(千年古寺歷史文化街區、耐火材料產業園區、中心鎮核心片區、九里山生態保護區)融合發展,促項目、穩發展、美鄉村、綠生態,奮力書寫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超化答卷:從九里山上到洧水河畔,暢通的路網、蒼翠的林海、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和舒適便利的社區村莊……一幅產業興旺、人民富裕、宜居宜游的鄉村振興圖景逐次顯現。
榮譽紛至沓來,超化鎮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重點鎮、河南省經濟發達鎮、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鎮、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鎮、河南省美麗小鎮。
聚焦產業
提升全省制造業版圖中的超化影響力
占地260畝、位于超化鎮河西村的老豫華廠曾是超化的明星企業,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加快逐步被時代所淘汰,閑置的廠房占用了大量建設用地,成為制約發展的難題。今年以來,在鎮黨委鎮政府引導下,有技術、有市場、急需擴大生產規模的凱翔實業同老豫華廠一拍即合,破舊廠房搖身成為耐材生產基地,投產后預計年產耐材20萬噸,年銷售額5億元,年納稅額 5000萬元。沉寂近10年的廢棄廠房,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破瓶頸、提效能,產業加速奔跑的背后,是超化鎮健全高質量發展體系,融入國家、省、市大局的堅定決心和高位規劃:以項目為支撐,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提升超化在全省制造業版圖中的影響力。針對主導產業,超化鎮以“能力作風建設年”和“萬人助萬企”活動為抓手,壯大耐材產業園區發展,確保工業在全鎮經濟中的比重穩定保持在70%以上。針對新興產業,加大文化旅游、教育康養、鄉村田園的項目謀劃,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加快省重點項目鄭州醫藥專修學院新校區實驗樓、圖書館、運動場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一組組數據折射出超化建設發展的強勁勢頭、昂揚干勁:2021年實現生產總值42.5億元,鎮綜合實力居全國千強鄉鎮第334位、全省百強鄉鎮第5位。今年以來,共梳理謀劃項目89個,總投資84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省、鄭州市以上重點項目4個,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穩定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聚焦黨建
走出組織聚力、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草木萌動,沃野復蘇。一臺臺農機奔馳,一壟壟良種播撒,奏響伏羲大地春耕的“交響樂”。“在樊書記的帶領下,今年我種了30畝紅薯,能增加年收入10萬元。”草廟村村民劉振江在田間邊澆地邊說。
劉振江口中的樊書記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樊海風。為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緊扣新密市“五起來”黨建引領工程,超化鎮在全鎮各級黨組織開展“三強三為兩提升”活動,探索實行“強企幫村、強村帶動、強人引領”機制,以“組織聯建、資源聯幫、黨群聯手、活動聯合、產業聯興”為抓手,走出一條“黨組織積極作為,領導干部擔當善為,黨員群眾奮發有為”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集體經濟薄弱村,突出強人引領效應,激發黨員群眾奮發有為。在樊海風的帶領下,草廟村在遭受“7·20”特大暴雨災害后,一周內黨群同心募集資金50余萬元,建成安置房31間,解決受災群眾安置難題。在經濟強村,突出黨組織的標桿效應,提升帶動發展的能力。為盤活建設用地資源,樊寨村黨組織積極作為,在全村開展“空心村”治理,黨員干部從自家老宅子拆起,全村恢復土地近千畝。引進豫華電熔等項目,集體經濟年收入超百萬元,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一枝獨秀不是春”,聚焦省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超化鎮以黨建為引領,點燃基層黨建“紅色引擎”,筑牢黨支部“戰斗堡壘”,激活黨員“紅色細胞”,帶領干部群眾投身于人居環境整治、災后重建、疫情防控、網格化治理的工作熱潮中。今年計劃投資1.3億元,確保6個災后集中安置點按期完工,讓752戶群眾早日入住家園;投資1970萬元完成11個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鄉村振興項目;投資1億元謀劃杏樹崗、王崗等6個村585畝沉陷區土地整治,在全省鄉村振興中繼續當好示范、走在前列。
聚焦生態
打好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綠色發展“三張牌”
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超化鎮厚植“綠”的優勢,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綠色發展建設“三張牌”, 讓“包袱”變“優勢”,“廢墟”成“風景”:
——在全域,落實“治污、整地、補水、增綠”工作部署,持續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行動,完成耐材企業升級改造112家,淘汰轉型低端落后企業62家;加快煤礦塌陷區生態系統的重建和恢復,平整河西、周崗、杏樹崗等沉陷區土地2200余畝;積極推進森林鄉村建設,黃固寺被命名為國家級森林鄉村,栗林被評為省級森林鄉村。
——在鎮區,持續深化城鄉融合發展“超化模式”,突出中心鎮示范帶動,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先后完成千年古寺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新區農耕路、龜山路、體育公園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今年計劃投資1.15億元,完成國網密南220千伏變電站、市中心敬老院、新區衛生院、河西幼兒園及東方路、創業大道等8公里道路建設項目,鎮區面積擴展到6.9平方公里,核心發展片區4平方公里;累計建成新居9976套,回遷人口4.2萬余人,城鎮化率66.1%;持續實施道路建設提升年活動,“五縱五橫”骨干路網暢通便捷,村組微循環道路全域覆蓋。
——在鄉村,堅持“三個千百十”工作思路,爭創全市人居環境示范鎮,打造2~3個全市人居環境示范村,抓好黃固寺、河西、李坡、崔莊、申溝、超化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和達標村的提升,并對油坊溝等8個村進行重點扶持,以點為基、串珠連線、連線成片,帶動24個村全部達到美麗村莊標準。
聚焦文旅
打造獨具魅力的近郊旅游首選地
沿鄭少高速路,一個小時車程,從城市煙火切換到山野清幽。
此刻,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街巷縱橫分明,民宿錯落有致,綠植環繞、山花爛漫,一段古城墻更是讓人放空思緒、憶古惜今。這兒是“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黃固寺。
你還可以帶著家人、孩子到靈龜山上,登山遠眺、開闊視野,到中國航天太空育種示范田里,學習知識、增長見識。這兒是靈龜山田園綜合體。
堅持全域旅游,圍繞自然風光,超化鎮持續挖掘九里山自然美景、美麗鄉村田園風光和千年超化寺人文底蘊,持續推進靈龜山田園綜合體水系建設、溫泉療養基地建設、溫泉度假酒店建設等;堅持旅村融合,圍繞美麗鄉村,引入第三方經營黃固寺美麗鄉村精品村,持續加快湖地、栗林美麗鄉村建設,加快任溝村、樊寨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精品旅游項目建設,打造獨具魅力的都市休閑度假旅游區和近郊旅游首選地。黃固寺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超化村被評為“河南省傳統村落”。
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是責任也是使命,是擔當也是幸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超化鎮黨委鎮政府將在新密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以堅如磐石的信心、舍我其誰的擔當、抓鐵有痕的舉措、奮發有為的姿態,在新密市打造“三區兩強一基地”中走在前列,為建設實力超化、活力超化、魅力超化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