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新場景 新活力 新未來 | 多彩暑假,來綠城博物館遨游文化之海

          2023-07-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新場景 新活力 新未來 加快建設鄭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系列報道

          沉浸式逛展“尋寶” 了解貝殼前世今生 線上看“繁星盈天”

          多彩暑假,來綠城博物館遨游文化之海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華輝煌文明的縮影和承載,博物館是鐫刻廣博知識和燦爛文化的圣殿。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點支持的6個大遺址片區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也是黃河、大運河、長城三大國家文化公園戰略綜合疊加的國家中心城市,文物資源分布密集、價值突出、鏈條完整、傳承有序。如何讓陳列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今天,記者帶你遨游綠城博物館的文化海洋。

          商都鄭州釋放“博物館力量”

          2021年4月30日,隨著鄭州博物館文翰街館正式開館,古都鄭州再添全新的文化地標。2022年7月,生動展現巍巍亳都燦爛歷史的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通過數字化布展、現代化聲光電技術,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生動展現了巍巍亳都的厚重與多彩。“講解員反復告訴我們——3600年城址中心從未遷移,文脈不斷、人脈不息,這個點非常抓人,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傳播性。”昨日,幾位湖北游客在參觀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時表示,展館里沙盤模型、場景復原、聲光電技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強烈感受到3600年商都文化的生生不息。

          據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文博系統文化活動更加鮮活多彩,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博物館平均每年舉辦各類主題社教活動逾500場,初步形成“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建設體系。鄭州二七紀念館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被評為“全國中小學校外研學教育基地”和首批“河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鄭州博物館被評為首批“河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智慧文博”帶你“云游博物館”

          推出“云游博物館”活動,讓人們在線就能感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上線“微課堂”,解析燦爛的歷史文化;推出創意十足的數字文創產品,生動演繹厚重文化……這個暑假,鄭州多家博物館精心為廣大觀眾送上一道道“智慧文博大餐”。

          近年來,鄭州多家博物館利用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虛擬現實、體感互動等數字化技術與元宇宙相融合,在助力文化傳播與共享、增強公眾互動性和體驗感、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讓前沿科技與傳統文化在博物館實現深度融合成為可能,推動中華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近兩年,我們館相繼上線‘繁星盈天’‘千秋德化’等15場線上展覽,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云上觀展。”昨日,鄭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構建線上虛擬展覽時,技術人員使用3D模型、模型標定等技術完成對博物館實景展廳的虛擬構建。走進鄭州博物館二層“創世王都”展廳入口,你會被3D全息投影技術呈現的文物圖像所深深吸引。該技術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觀眾無需配戴3D全息眼鏡,便可多角度瀏覽三維的立體影像。

          在博物館里“穿越古今”

          博物館被譽為最受歡迎的“第二課堂”。在這里,市民可以看到歷經歷史滄桑依然綻放熠熠華彩的文物,聆聽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厚重故事,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

          鄭州博物館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出“暑期鄭博 快樂成長”系列社教活動。該館向廣大青少年發出邀請,快來博物館一起傳播文明之聲,傳遞歷史之光。此次活動以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哲學概念——五行理論的“金、木、水、火、土”為活動主線,設計5個主題課程,融合“沉浸式逛展尋寶”“傳承非遺文化技藝”“探尋中國茶文化”“文物修復與保護”“文物之美鑒賞”等內容,兼顧7歲至12歲青少年的學習特點和知識需要,吸引眾多孩子走進博物館學歷史、品文化。

          這個暑假,鄭州山海硨磲博物館迎來眾多喜愛海洋文化的青少年。大家漫步于“貝耀中華”展覽現場,欣賞著億萬年前的陸地硨磲化石、海洋硨磲化石、各種海洋貝殼標本、貝幣、古代禮器、生活實用器、裝飾品等藏品,跟隨著博物館專業社教老師的腳步,詳細了解這些珍貴藏品的“前世今生”,生動感受著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該館還專門推出“小貝殼大世界貝殼標本展”,通過展架上一排排千姿百態的貝殼,引領觀眾了解貝文化知識,認識各種海洋貝類動物的種類與特性,增添自然科學知識,了解貝類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工作人員還定期推出專業科普講座,向公眾宣傳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科學理念。

          走進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二樓展館,映入眼簾的是張公巷窯精美的青瓷展品及其他瓷窯產品。這些瓷器各具特色,包括瓶、碗、盆、盤、盞等青瓷。據該館負責人介紹,正在舉行的“汝州張公巷窯遺址前4次發掘成果展”是張公巷窯遺址前4次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與首次對外亮相。該展覽展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年來在汝州張公巷窯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及研究成果,萃集了張公巷窯發掘的精品文物206件(套)。這場精彩的陶瓷文化展覽將持續至12月底,市民可免費參觀。

          讓博物館“活化”厚重歷史

          據了解,按照《鄭州市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鄭州將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主題,依托各地市區域優勢,打造中華文明全景式集中展示地,持續推進博物館群和中華文明主題樂園建設;聯動黃河流域及歷史流經地區,建設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打造集“早期中國”展示、黃河文化發展主干展示、大河文明國際交往為一體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示范區,建設“中華兒女的尋根之地、中華文明的朝圣之地、中華文化的體驗之地、國學教育的實踐之地”。

          當前,中華文明主題樂園項目前期謀劃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未來,該項目將通過高科技手段打造大型沉浸式文化演繹場景,生動講好“中國故事”。下一步,市文物局還將利用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博物館開展考古研學游,生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成燕/文 李焱/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